一、契
“㓞”,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用刀契刻图案的样子,本义就是“刻”。甲骨文又名契文或殷契,就是因为这种文字是古人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契”也指刻划用的刀具。古人刻木为记,故引申为契约义。由契约的合齿引申出投合义。以上义项均读作qì。传说殷商的祖先名“契”,读作xiè。另有一个联绵词叫“契阔”,其中的“契”读作qiè。
二、白契 红契
地契分为“白契”和“红契”。立契后,向官府交税叫“税契”,交纳的税为“契税”。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也叫“草契”。其内容包括交易的性质、产业的数量或面积、坐落地点、价格、交易条件等。
三、契尾
所谓“契尾”,即官署统一印制的典买文契,也即税契凭证。是土地、房屋交易经官府登记并纳税后,由官府填发的一种文书,作为地契、房契等的重要附件。“契尾”前半幅上除刻有有关法律条款以便对照执行外,还写明业户姓名,买卖田地(或房产)数目,价银。后半幅在年代处钤官印,以备投税时将契价、税银数目,用大写字填在钤印之处。然后,当着业户面将骑字截为两幅。把前半幅粘贴在白契上,交给业户收执,后半幅交给官府查核。
另,契也做人名,商祖,火神
契(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契,又名卨,别称“阏伯”。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帝尧异母弟。被帝尧封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主管火正,其部族以地为号称“商”,契成为商始祖,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先祖。后世尊称其为“商祖”、“火神”。
--时与猫璞古文小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