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岩读小学四年级,这个学期一开始,语文老师就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再上交、批改。
每篇日记后面,都有老师评语。有时一句话,有时三两个字,可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评语,却给了儿子极大的鼓舞,他愿意每天花一个小时去认真完成这项作业。
我有点儿好奇,儿子笑着说:“妈妈,老师从来不批评,写得好会表扬,写得不好就鼓励,鼓励下次认真写好……”
写日记这件事,被老师完全接纳与包容,不管写得好不好,孩子都没有思想包袱,反而认真去完成。
有一天,他说:“今天的日记,老师只打了一个对号,老师她上午去医院了,没有时间批改。”
我说:“老师一定也很想仔细批改日记,只是没那么多时间,我猜,下午她一定忙坏了,而且身体不舒服,够辛苦的。”
儿子听了,使劲儿点了点头。
还有一次,他的日记本没有评语,他和我解释,说:“老师和我们解释过了,说日记本她全部看过,可惜红色水笔不出水了……”
看着儿子认真地解释,我说:“是呀,老师一定很怕你们失落。”
虽然我心里暗暗发笑,估摸着语文老师又没来得及批改。
再后来,儿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了,说:“妈妈,我发现写日记还挺有意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咋说就咋说……”
体验到写日记的乐趣,也就不再计较评语是否长短,遇到好笑的,一笑了之。
儿子的日记只有语文老师一位读者,而我在简书上的读者成千上万,若觉得文章尚可,谢谢各位的点赞或评论,都会带给我极大鼓舞,若觉乏味无聊,也只会鞭笞我更加努力,继续写文。
只是,悦人先悦己,所思所想所虑,都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还记得刚入简村,写作手法生硬,我要求老公阅读我的文章,可他宁愿看看小视频,也不愿意看我写的文章,这竟让我有些恼怒。
回想起来,仍觉得当初真是愚钝,以至于有些好笑了,我竟然不肯给他“不读文章”的自由,如今,我从不过问他是否有读,他反而经常会去点赞我的文章。
简村的诸位村民们,简书上的文章,多如牛毛,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每篇读过,但还会尽可能给所有的美文和好文留下个脚印,还请多多理解与包涵,因为,我有时只是粗略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