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在这一章里试图描摹一下“道”是个什么样子。
沖chōng,亦作“盅”,器虚也。道沖,道体就像虚空一样。
而用之或不盈。怎么装也装不满,怎么用也用不完。
渊兮,似万物之宗。道体渊深,好像是万物的源头。
湛兮,似或存。道体幽隐,好像不存在的样子。湛,清澈的意思,水太清澈了你反而看不见,直接看到水中的小雨和水底的石头了,这里形容道体幽隐难见。
这一章里老子一共用了2个“或”字,2个“似”字,值得玩味。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万物产生之前就有了。王安石说,象者,有形之始;帝者,生物之祖。道在象和帝的前头。用西方哲学的话来说,“道”是先验的。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的。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信息是物质与能量的运动状态与运动方式。
如果把“道”看成是一种信息,再来品读《老子》,是不是一切都很好解释?
不是说道=信息,是说道以信息的形式存在着。
你看,信息是无形无相的;信息可以无限复制,用之不竭;有了DNA遗传信息,就可以生出有机体来。信息在物质之先。
《圣经•旧约•创世纪》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要有光”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就有了光”,于是就产生了物质,信息在物质之先。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开篇说,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Word是信息的表征,Word就是道,就是神。
觉察信息与道之间的联系古已有之。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学派就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易经》里也有这样的思想,太极、阴阳、河图、洛书都是信息,他们都可以说是道的化身。
弱者道之用,是不是说信息在制约着物质和能量的运动。比如说E=MC2,因为这种制约是无声无息的,所以称之为“弱”。
反者道之动,是不是说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彰显了信息的存在。比如说,无论怎么运动,都逃不出E=MC2这个公式。
老子提出“道”这个概念不是来谈玄说妙的,根本的还是为人生服务。那么把道看成是一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呢?
老子是要提醒我们去理解生命的信息。
比如我们的思想,情绪,人生使命和价值观等,都是生命的信息。
理解了这些信息,我们才算上了道,才能连接上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