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美文读山品水
梦游古三峡:攀巴东长陡坡,谒寇准秋风亭

梦游古三峡:攀巴东长陡坡,谒寇准秋风亭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21:30 被阅读0次

巴东:一座不设防的县城

吊脚撑着的巴东县城

船出了西陵峡,经过一段宽谷的航行后就进入了长江三峡的另一座古城巴东。

巴东古为信陵郡,因在古巴东郡东部而得名。南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分秭归置归乡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巴东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商以前属禀郡国地、秦汉属巫县地、三国初为蜀国巴东郡地,元属归州,明末清初届宜昌府。1932年划归施南府,今属恩施州。

百年前巴东

巫峡就从巴东县的官渡口开始,结束于巫山县的大宁河口,全长42km,巫峡以巫山得名。她幽深秀丽,千姿百态,以俊秀著称天下。峡谷内长年云遮雾绕,细雨蒙蒙,及易形成巫山云雨的奇妙景观。谷深峡长,奇峰突兀,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叹为观止。唐朝诗人元稹曾赋诗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了。

高陡坡:客运码头

巴东之所以出名,除了那二句“巴东山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诗句外,还与一位名人有关。这位名人就是北宋名相寇准。寇准原藉山西,19岁时被派往巴东做县令。他在巴东任期三年内,写下了上百首诗文。他在距现在巴东县城约40公里的旧县城内建了一座“秋风亭”,常在此观景吟诗,饮酒作赋。后来寇准当了宰相,秋风亭名声大振。此后历任巴东县令,走马上任前必先至秋风亭饮酒赋诗,并留宿一夜,以求日后仕图通达。来巴东游历的文人墨客们也极看重秋风亭,常常在此吟诗弈棋作画。

宋代名相寇准与秋风亭

秋风亭

秋风亭,北宋寇准作巴东县令时所建(公元978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原亭建在长江北岸,今县城长江对岸的旧县坪,至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尚且完好,后渐趋毁坏。明、正德年间,盛杲任巴东县令,为纪念寇准,在今城西南高岗上仿建“秋风亭”,后几经兴废,到清、康熙初年,嘉庆21年,同治5年三次修葺而保存至今。

秋风亭为木质穿架结构,分上下两层,赤柱彩瓦,雕梁画栋,四角攒尖顶,檐下各镶有木雕龙头,睁目含珠,栩栩如生,内外各由四根朱漆木柱支撑,高三丈余,登亭远眺,浩浩长江东去,景色极为壮观。亭后建有莱公祠,有诗碑置于墙侧,自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赞《秋风亭》。怀寇莱公的诗句颇多,宋、仁宗嘉右四年(1059),苏辙与其父兄弟苏询、苏轼由嘉州乘船东下途经巴东,谒莱公祠、吊寇莱公,借景抒怀,吟《秋风亭》。南宋诗人陆游也两次登亭赋诗。

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或乘船在江中远眺,或顺千级石梯登亭探幽。

新秋风亭

相关文章

  • 梦游古三峡:攀巴东长陡坡,谒寇准秋风亭

    巴东:一座不设防的县城 船出了西陵峡,经过一段宽谷的航行后就进入了长江三峡的另一座古城巴东。 巴东古为信陵郡,因在...

  • 秋风亭一一诗画三峡(54)

    朝代几衰兴,岁月总留痕。 亭废清誉在,亭立念想存。 (注:宋代名相寇准早年曾任巴东县令且建有秋风...

  • 寇准 : 仕途首任巴东令,秋风亭铭峡江情

    谈论历代文化名人与长江三峡,寇准是不可以被遗忘的。因为多数来三峡的人物之命运是“贬”,而寇准则是新官上任,且系首任...

  • 恩施散记

    一 从席卷的困意中醒来,车已过恩施,正驶往巴东。正是郦道元所写“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巴东,这才明白巴...

  • 曲度式八言绝·过夔门

    秀奇三峡咏律夔门, 烟渚泊舟长思览古。 诗圣朗吟沙白鸟飞, 谪仙经过梦游天姥。 注:上声七麌。

  • 巫峡寻大面山

    信陵寻大面山 文/何宏江 巴东雾聚巫峡缝, 峻岭虚实自隐容。 不做江滩平寂客, 足寻寇准境逐同。

  • 易暴走的我(尴尬的我)

    哎,今天背郦道元《三峡》, 我们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中我们为“裳”的读音纠结半天, 到底是读“...

  • 诗画共读:秋山红树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北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 三峡幽静之美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古老的民谣,道尽了长江三峡的凶险。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大坝锁...

  • 简读巴东:宋代县城在江北,“秋风亭”下忆寇公

    巴东:宋代县城在江北 巴,乃古族名,亦国名也。古时巴人主要分布在川东、鄂西一带。相传周以前居湖北长阳武落钟离山一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梦游古三峡:攀巴东长陡坡,谒寇准秋风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ye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