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奥南朵的《对财富说是》,她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挺震撼我的,她说给予并不能让对方感觉良好,反而会让对方感到屈辱和不被尊重。想一想,当别人给你一个礼物或者邀请你吃晚餐,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想要回报对方是不是?送他一个礼物或者回请他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样,你的感觉就会比较好。直到你回报对方之前,你都会感觉有负担,“我欠这个人一点东西”。你有没有觉察到这一点?给予是比较容易的,这样会让我们感觉良好。但是如果我们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永远处于接受的境地感觉并不好。当我们投射出自己比对方优秀、比对方更好的时候,对方会有愤怒。即便没有说出来,他依然可以感受到批判,感受到自己没有被看到、没有被理解、没有被尊重。
她在书中提到的扶弟魔姐姐也是我的照见,我对弟弟就是这样,妈妈去世时他只有15岁,我因为毕业后又远嫁,对他的照料比较少,总觉得内心有愧疚,觉得长姐如母,我有义务帮他改善生活,他买房买车我都赞助了,但每次回家弟弟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再还回来,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想欠我的,有一种疏离感。现在从这个角度想,也许是我的给予给他造成了压力。由此我想到,如果我们在给予的时候,适当提一个对方也办得到的小忙,让自己也欠对方一点,那就会让彼此更舒服,这就是一种没有负担的互助,有时候接受别人的给予也是一种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