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个读书博主的视频里说去年读了50多本书,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是《了凡四训》,想到这么有名的一本书我还没读,就赶紧加入书架开启了阅读。开头的感觉还不错,讲为人需谦逊、自省、行善,“日日知非,日日改过”,挺符合现代人对自我精进的需求。但越到后来越觉得逻辑不能自洽,里面列举的小故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做好事/善事,最后得了功名/或者生了儿子/儿孙升了得了功名这个主线,通篇非常功利。
我倒是更相信古话说的:“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通过对身边人事物的观察,发现能够在官场/商场做到头部的人,哪个没有七窍玲珑心+雷霆手段?而那些真正善良的总是愿意让度出自己利益的人,确实也是会有福报,但是这个福报绝对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内在的一份心安和一份宁静的生活。
没办法,我发现人过了35岁以后,一年比一年更难被PUA。生活教会我们看清了很多东西,不再愿意轻易的被影响,除非是我内心认可的。所以看书真的是很私人的一件事,别人觉得非常好的书,自己读了不一定好。对我个人而言迄今为止读过最颠覆认知的书是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最开始因为名字抵触阅读,但真正开始读了以后,对作者简直是无比佩服,全文没有一处说人,但处处都在说人;另一本是梁晓声老师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看完这两本书以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真的就是活的浑浑噩噩的,傻的要命。可能也正是因为读了这些书,才更不容易被PUA了吧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