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嘴上说的挺美好,但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并且是没有多少人能坚持得下来的。所以真正自律的人,都是内心比较孤独的人,是对很多普通人都趋之若鹜的欲望视而不见的人,这就与普通人产生比较大的割裂感。
我自己来说,有些内容可以坚持下来,但有些时候也会因为意志力不够而断更,现在反过来想,这些内容也是我自己不愿意把自己变得太过于没有烟火味的一个缓冲吧,内心还是在渴求社会的群体性,断更一两天让自己更像个普罗大众一点。
之前在健身房还没倒闭的时候,就运用《原子习惯》里面的准则,不会断更超过一天,因为超过一天就会在大脑里形成惯性,就会直接宣布这次每天的自律行为告废。那时候的自己,几乎每天都去健身房,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建立肌肉线条,确实很有满足感成就感。这种就是内啡肽建立起来的快乐。而且看到周遭的人坚持不下来,自己还能坚持的时候,就开始慢慢有一种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样子,油然而生一种区别于他人的优越感。但是优越感并不会持续太久,每天每天叠加的优越感慢慢产生的更多是开始与旁人的冷漠,与世隔绝感,开始慢慢觉得自己脱离了以前,脱离了一般人,开始进入一个很少有人有的境界,这时候更多的不是优越,是孤独。
那时候突然感觉到,有钱人真的是孤独的,他们为什么有钱,至少是内心经历过很多磨难,很多人情世故的鞭打,而且更多的是身边亲朋好友的质疑——他们经历了这些来自身边最亲近朋友的打压,开始见识到人性本身的黑暗面,就明白自己不能随大流,跟着普罗大众的思维去走,这时候他们就明白自己需要在内心里开始变得与所有人不一样,开始产生脱变,但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是孤独感。《狂飙》里面的高启强就是,三个阶段的眼神就很能说明一个人从普罗大众,到觉醒,到完全变成黑帮大佬,心态已经不能和普通人一样了,孤独感是必然同时跟着来的。
“强者是孤独的”、“无敌是多么的寂寞”——这些话说明了,成长到一定程度,人的内心就会是孤独的。但是人也不愿意一直普普通通,一直待在乌合之众里面,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想要与众不同。
想要成长,想要变得出人头地,普通人的必经之路,则是自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大的成就感,但也有多大的孤独。你为了你的自律,朋友叫你一起去吃烧烤,你不能去,因为这样会打破你的自律,你只能婉拒。然后多次邀请了,你还是为了你的自律而选择不去,那你在朋友中的印象,就慢慢变得冷漠起来,你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变成一个冷漠的人。
自律,让你变得开始孤独,开始少了很多普通人的朋友。不过,也能因此慢慢筛选出一些和你志同道合的人,能慢慢陪你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走下去。
每次下班后,你的抉择不是躺在沙发上,而是选择读书、写作、健身;每次放假,不是出去逛街,而是选择出去社交,和优秀的人交谈,让自己更加进步。
每一次抉择,都是多巴胺和内啡肽的抗争,都是普通人和成为更优秀的人的抗争,更加也是舒适感和孤独的抗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