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结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地吸收思想——安东尼-达尔梅斯
未来会出现的职业危机,但同时也会是我们的机遇: 一旦人才市场可以全球共享,在市场顶端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而余下的人则会遭遇困境。
例如雇佣一个顶级程序员较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雇用一个全职的普通程序员。
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 * 专注度
最优秀的学生 能够理解专注度在产出方面起到的作用,因此会极度专注,从而大幅减少考试准备或者撰写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不降低成果的质量。
注意力残留:当从任务A转移到任务B是,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残留任然在思考原始任务。
在行业中达到优秀水准的条件:
- 快速掌握所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产出可见的实在成果
- 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的表现
- 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希望提升的技能或者想要掌握的理念上
- 可以得到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的产出。其实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准,可参考费曼学习法。
深度工作的生物学理论
- 髓磷脂:是神经元周围生长的一层脂肪,起到绝缘保护的作用,可保持神经元干净和正常运转。
- 无论智力还是体力的技能,最终都需要追溯到大脑回路上,也就是相关神经元的表现。
- 如果神经元周围汇集了更多的髓磷脂,相应的大脑回路就可以更轻松有效地运转。
- 因此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可以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有效地固化此技能。
- 如果在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学习新的技能,会有太多的回路同时进行,真正希望得到强化的神经元群只能得到偶尔的隔离。
如何平衡深度工作与正常社交?
- 社交状态:保持与家人,同事,朋友的正常沟通。
- 深度工作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与世隔绝,全情专注,不接受任何干扰。
- 根据需要在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尽可能增加工作状态时长。
个人理解,如何深度工作
- 保持一个好的开头,例如使用 pause 等软件,进行冥想,使自己注意力变得集中。
- 主动保证工作过程中不被打扰,例如手机调至勿扰模式,电脑也是,退出微信等。(最好是彻底与世隔绝)可以使用一些工具,例如计时器来限制自己的最长工作时间。
- 如果有需要记录的想法,添加到待办事项中,保持工作过程中大脑的专注。
- 循环上述过程。
深度工作是必须的吗?
- 有些职位(高管,销售,说客)的生活方式中不可避免要遭遇各种干扰。
- 这些人可能主要是增加他人的产出,而并不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产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