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对于王守仁的印象

对于王守仁的印象

作者: 都市牛 | 来源:发表于2022-11-28 23:2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参加一个主题阅读的活动,其中一个选择是阅读关于王阳明的生平,借助教材对于这位被称为两个半圣人的生平记录梳理如下。

书中观点

  1. 明代著名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有众多弟子,世称姚江学派。曾筑室于阳明洞中。
  2. 生而不凡
    1. 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
  3. 年少有为
    1. 不同凡俗,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4. 步入仕途
    1. 中举人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
    2. “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5. 被贬悟道
    1. 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王守仁没有气馁,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受到民众爱戴。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6. 平定江西
    1. 王守仁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2. 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7. 平定叛乱
    1. 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让已经南巡的武宗亲自“擒获”朱宸濠,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王守仁急流勇退。他将朱宸濠交付当时尚属正直的太监张永,然后称病,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所以,终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没有得到朝廷的封赏。直到世宗即位以后,王守仁才加官晋爵。
  8. 立院讲学
    1. 王守仁于54岁时,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并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9. 总督两广
  10. 病逝归途
    1.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2. 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核心概念理解

  1. 如果历史记录都是真的,王明阳出身并不一般,属于具有优质教育环境和充足资源的大户之家。而他自己很早也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如十二岁就定下要做圣贤之人的目标。
  2. 生于那个需要武功文章才能建立功名的时代,他早期就接触到射箭、军事等活动,而且还显现出自己的优势。一个能文能武的小伙子,放到当前也是抢手货了。
  3. 他对于过程中的失败并不看得很重,这份从旁人看上去的洒脱,既是他的自信也是他的优势。
  4. 在他成长过程中,龙场的经历可谓正当其时,让他在上升的路上有了一段时间可静下心思考,这让他走得更远。
  5. 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功,他的名声应该没有当前这么大,因此能出世也能入世是他最大的优势。
  6. 龙场和后期宣讲,一方面是进一步总结,另外也能看出他从未停止过要立言、立功、立德人生追求。可能这一切都是源于他12岁那年的自我定位。
  7.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他来过,立志并努力去实现,最终获得了自己内心的认同,这正是他践行一生“心即是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基本观点。

相关文章

  • 对于王守仁的印象

    最近在参加一个主题阅读的活动,其中一个选择是阅读关于王阳明的生平,借助教材对于这位被称为两个半圣人的生平记录梳理如...

  • 长翅膀的猫霜降-29

    “师兄,你在干什么?”王守仁看着聚精会神的白岩。白岩一点也没发现王守仁走了进来,还在喃喃自语个不停。王守仁受不了了...

  • 王守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王守仁,王明阳………格物...

  • 王守仁

    在这样的体制里,面对质疑、不解、冷嘲热讽,我能做的只有忍耐、忍耐、再忍耐,忍常人之不能忍。 低头做事,砥砺前行。调...

  • 细言微声:人生若微尘

    文/王少明 王守仁的学生萧惠问生死之道,守仁这样说到“知昼夜,即知生死”,萧惠接着问昼夜知道,守仁说到:“知昼则知...

  • 大明圣贤王阳明(五)

    江西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第二年,王守仁带着储氏一起会余姚老家,回老家的途中,王守仁拜谒了名士娄谅。于是王守仁就问...

  • 阳明先生的三个侧面

    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儒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子并...

  • 如何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1 1519年,赣南巡抚王守仁,想完成一个任务:平定宁王叛乱。可是他没有兵,没有钱,没有政策,没有上级。王守仁用了...

  • 心学-王守仁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你好 王守仁

    《王阳明一切心法》越读越像一本历史书,而不是王守仁的传记。 要写一篇读书笔记,都不知道要从何处下笔才好! 这篇文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王守仁的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gr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