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学生们争着回答我提问的一些问题,其中有好多答案都是过时的信息。作为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勤奋好学,扩大知识面;还要提醒他们留意信息的真实性、更新性,并教会他们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新鲜度。
四、五年级里,已经有很多学生表现出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广泛的阅读内容,就是常说的“知识面广”。如今青少年的知识面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同龄时所不敢企及的,因为那时搞“破四旧”,一切涉及“三黄四旧”的书籍均在禁列。图书馆不但稀少,且是关闭着的;互联网则尚未进入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之中。所以,有一天当我看到同学父亲的书柜里排列着一长排《十万个为什么》时,兴奋得不得了,马上哄着他偷偷地给我拿了好几本。从此,我便算得上班级甚至年级里“什么都知道”的人物了。
现在会不会有这种“什么都知道”的人物呢?极难。第一,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意味着个人知识正在走向“绝对贫乏”。不论如何努力,我们都将永远处于一种“越学知道得越少”的状态中。别看大学遍地,今天的无知者远比昨天的多,否则,一些在互联网上编造伪信息的人的文章也不会有那么多读者轻信。第二,互联网的存在,一个人在任何方面表现出比别人稍多一点的知识都会在瞬间成为历史。点几下鼠标,一个人在知识占有上的优势就会被另一个或数个人所超越。
信息爆炸除了意味着信息量的急速扩张外,还意味着信息的快速老化。我们那个时代,一套《十万个为什么》5年不更新也不会有太多的陈旧内容。现在,昨天媒体上说科学研究证明,维生素C可以帮助预防感冒,今天就会说维生素C预防感冒说法并非可靠。而互联网的存在,不仅为使用者快速提供所需信息,还意味着所提供信息的不可靠性及过时性。过时的知识、伪知识遍及网络,真正是误人子弟。
所以,我们不但要自己学会辨认真假信息及过时信息,不要轻信,不要人云亦云,还要提醒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们学会辨认真假及过时信息。
(题图取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