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作者: 水边的树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23:54 被阅读0次

继续学习《论语·八佾》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义:

(1 )  易,改变。戚,忧愁;悲哀。

(2)与其······宁,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舍弃一方面,选取另一方面。

(3)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春秋有很多诸侯国继承了礼仪,故称为诸夏。诸夏之外为狄夷。

(4)旅,祭祀。“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周礼·春官·大宗伯》。

(5)救,止也——《说文》。

(6)曾,(副词)岂,难道。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说:“意义重大的问题啊!礼,选择奢侈,不如节俭;丧礼,选择不断改变(形式),不如内心哀伤。”   

孔子说:“狄夷(无礼仪传承的国家)有君主,不如诸夏(有礼仪传承的国家)没有君主。”

季氏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吗?”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吗?”

解析:

人而不仁,如礼何。上面讲了仁,讲了底线问题。这里讲了仁的运用——礼。首先,谈的是礼的根本。礼的根本是什么呢?不是奢侈而是俭朴。不是增加形式的改变而是内心的感情——戚。所以,礼的根本是人的本能以及在这个本能上的正义的行为。

最开始礼都是俭朴的,后来才改变了,形式上丰富了,程度上奢侈了;最开始丧礼也是悲伤的,后面就变成了奢侈了。想用物质的奢侈代表自己的心意。其实能不能代替呢?肯定是不能的。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其次,谈了礼的传承。人传承了礼,就是文明之人。未开发的国家有领袖也只是一个人,文明之地即使没有领袖,但是人人都是文明的。这就是礼仪传承的作用。

再次,谈了礼仪的本来意义。季氏祭祀泰山的行为是违礼的。(祭祀的对象应该是泰山神而不是泰山本身。)泰山(神)接受了不应该的祭祀。那么祭祀这种礼的本来意义还存在吗?所以说,泰山(神)不如知道问礼之本的林放。

关注“我爱多嘴”,可以看到更多精彩解释哦!

相关文章

  • 礼之本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论语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论语·八佾》 1郭老师,请问“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怎么翻译? 夫子说:礼,与其...

  • 《论语》小记-八佾0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张居正说:夫曰宁俭,日宁戚,皆孔子不得已...

  • 论语学习(五十)

    (四)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A disciple asked...

  • 八佾第三(3.4)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林放:鲁国人。 易:治也,丧...

  • 日论一语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 这条讲礼的本质,礼仪与其...

  • 礼,与其奢也,宁俭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①,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②,宁戚。” 【注释】 ①林放....

  • 《论语》八佾篇4/26

    2021.09.19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樊登出品】 原句...

  • 2022论语分享第229篇:礼的根本是有心

    【论语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 【释义】 如果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pj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