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想法
读经典,重要的是现代人的解释

读经典,重要的是现代人的解释

作者: 马行万里008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11:02 被阅读0次

在阅读方面我们是应该多读一些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之书,还是新出版的书?

万维钢在专栏中《为什么应该读新书》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文学作品无所谓新旧,每一代作品都反映每一代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能深刻地反应人性,所以都值得了解。

但是要研究学问,读新书是本分,读经典是消遣。

哪怕是历史,现代学者比当时的学者也更有发言权。

读古人写的书未必能帮助你理解现代人,但是读现代的研究却能让你更理解古代。如果我们假设有些人性没变,那么我们现代人对那个人性的观察,一定比古人要全面。

你要说新书可能会出错,那我要说的是旧书已经错了。而且读书不能怕读到错的,我们小时候学的那些知识其实大多都是错的。数学以外的知识没有绝对正确的,学知识正确的最高标准是「当前科学理解」。

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读经典呢?

一个原因是知识虽然过时了,但写法很漂亮,有艺术价值。另一个原因是经典占据了人们的记忆,或者说文化背景。

经典不是不能读,拿经典说现代的事儿也可以,只要有利于人们接受都行,但是千万不能抱着经典鄙视新书,那是刻舟求剑。

我的理解:经典可以更地继承,如何继承,就是动态化。

用现在的事件来解释。

比如,老子的《道德经》,研究了这么多年,越研究,越深奥。

是真的深奥吗?

把今天的这些思想若是提炼出来,把老子再弄醒,他自己都觉得惊讶,有这么复杂吗?不过是自己写了个微博,没想到被解读到这个地步?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解释,这个关键,就好比我们看资治通鉴、看论语,一定要听现代的解释。

读经典,就是看新的现代解释,否则,经典就没有了生命力,尤其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牛人的解读。

比如樊登的论语,华杉熊逸的资治通鉴……

你想,古人比我们现代人聪明吗?

不用迷信古人,中国历史,自古至今,最聪明的人一定在当代。

离我们最近的古人,那就是清末,例如《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他死的时候,鸦片战争都爆发了,外国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他还以为中国是世界中心,还幻想到全球推广中国的四书五经,渴望君子国。

没有那个物理学家会说:因为当年牛顿是这么说的, 所以这事一定正确。

同样,一提到资本主义是怎么回事?你搬出一百年前马克思韦伯的理论,那一定会被批评的。

再看看,我们身边牛逼的牙医,一定是经常学习,保持与先进技术接轨的,因为牙医不同别的,技术日新月异,稍一落后,生意立马就体现出来了。

什么书值得读?

当下的书,与未来相关的书,能给我们带来正反馈的书,我们总说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又不是学生,积累那么多知识已经没有太多意义了,所谓进步一点点,只以一件事为标准,就是对我们的事业是否有正推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经典,重要的是现代人的解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qc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