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的手法主义体现——佛罗伦萨的圣洛伦佐教堂新圣器收藏室及教堂立面方案
圣洛伦佐教堂北侧的新圣器收藏室(Sagrestia Nuova) 1519 年于开始建造,也是米开朗基罗手法主义的力作。
它的主体是一个方形的空间,上覆着万神庙式的穹顶。
它的总体构思与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老圣器收藏室相似,但在细部处理上却是尽可能打破常规,例如上下墙面的壁柱相互之间就好像并没有多少关联。
并且,伟大的米开朗基罗的第一个主要建筑群是在佛罗伦萨的圣公会圣·洛伦佐教堂里,当时,该教堂被认为是美第奇家族教区的教堂。
而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在当时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建筑学、室内设计、绘画、雕塑和诗歌方面都出类拔萃,他独立且躁动,在生活及艺术方面都有着充沛的能量。
他先是离开自己的出生地卡普莱斯到罗马,又到佛罗伦萨,最后回到罗马,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脱离了文艺复兴盛期宁静的秩序,转向了动态的矫饰主义。
其实,圣·洛伦佐教堂的外观模式从来没有建成过,但米开朗基罗在教堂的建筑群内进行了两项主要的室内设计工作。
其中一项,始于1519年,即新圣器室,在美第奇礼拜堂内。
这意味着与布鲁内莱斯基在一个世纪前设计的旧圣器室形成了一个平衡的元素。
新圣器室,和旧圣器室一样,也是美第奇家族成员的陵墓。
房间高高的窗户变细了,侧面随着高度的上升而略有收敛。两个主要的雕塑群—— 一个献给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包含象征性的“昼”“夜”雕塑,一个献给洛伦佐·德·美第奇(“伟大的洛伦佐”),以及象征着“晨”和“暮”的雕塑,似乎是故意用灰色的石头墙壁把雕塑群框起来。
且,新圣器室的建造工作一直持续到1534年,当时米开朗基罗已从佛罗伦萨搬回罗马。
后来,对于佛罗伦萨的圣洛伦佐教堂立面方案问题,米开朗基罗还应美第奇家族的要求为圣洛伦佐教堂立面作了设计。
这个立面带给人们一种全新感观,不再是对应内部空间的阶梯式造型,而是自成体系,以一堵独立的幕墙形式出现。
尽管它并没有付诸实现,但是却给后人很大启发。
在一个世纪之后,当马代尔诺为圣彼得大教堂建造新立面时,就采用了这种做法。
柯林罗【柯林·罗(Colin Rowe),世界著名建筑和城市历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1920年出生于英国Rotherham,1999年11月5日卒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在1950年后柯林·罗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对建筑历史和实践的分析发掘出“现代”和“传统”之间一些新的概念关系,特别在古典主义的诠释上以及被称作“白色建筑”的现代运动中,柯林·罗提出了很多独特深远的观点。】是这样评价米开朗基罗的立面的:称引入了透明性的概念,且,他们从中开发了一个有趣的、关键的工具来分析和组合这些叠加现象。因此,圣洛伦佐的非凡品质在于控制元素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平衡使立面杂而不乱,就像帕特农神庙简单而不平庸一样。对建筑复杂性的掌握,如同对简单性的掌握一样。
因而,佛罗伦萨,这座艺术的殿堂,以其圣洛伦佐教堂(Basilica di San Lorenzo)展示了文艺复兴的璀璨光芒。
圣洛伦佐这座教堂,不仅是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更是米开朗基罗与多纳泰罗等大师的杰作宝库。
在这座教堂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首先,步入教堂,将被布鲁内莱斯基的圆顶所震撼,尽管它由布翁塔伦蒂完成,但布鲁内莱斯基的思路在其背后是熠熠生辉。
教堂的外立面虽由米开朗基罗未完成,但其构思之深邃,足以让你感受到天才的大师的匠心独运。
步入圣器室,你将邂逅多纳泰罗的青铜讲坛——布道台,这件74岁开始创作的杰作,以其独特风格讲述基督受难和复活的故事。
他的《基督受难讲经坛》以精湛的浮雕技艺,如《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和《基督在该亚法面前》,细腻刻画了人物的内心冲突和历史时刻,让人深感震撼。
而在老圣器室,多纳泰罗的《复活讲经坛》更是不可错过,1465年的大理石和青铜之作,展示了救赎主题的深刻诠释,如《基督下降到地狱边缘》至《升天》的动态场景,让人叹为观止。
教堂内,如《圣母的婚礼》这样的绘画,更是艺术与情感的交融。
而米开朗基罗的新圣器室,是他为美第奇家族创作的神圣空间,包括九尊雕像,如《洛伦佐·德·美第奇之墓》和《朱利亚诺·德·美第奇之墓》,每一个陵墓都是理想化肖像的典范,象征着家族的力量与尊严。
在这里,时间和空间的象征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修道院回廊中的藏书馆,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艺术珍品,而保罗·乔维奥纪念碑则记录了1560年的主教风采。
教堂内外,雕塑家们的艺术痕迹与历史人物的故事交织,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文艺复兴历史。
佛罗伦萨圣洛伦佐教堂,每一砖一石,每一雕一画,都是艺术与历史的见证,是走进文艺复兴心灵深处的一次旅程。
在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值得我们后人驻足品味,亲临感受大师们的灵魂之作,陶醉其中。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