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论语169

重读论语169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5-07-01 19:39 被阅读0次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本名为沈诸梁,生卒年不详,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大夫,楚庄王之曾孙,因其食采于叶邑(今河南叶县南),僭称公,故史称叶公。叶公是楚国的重臣,也是贤臣。叶公也是有能耐、有政绩、有名气的。他最大的功劳是平定“白公之乱”。

《论语》中“叶公”还有两章。《子路篇》第16章:“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篇》第18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孔子周游列国,在鲁哀公六年(前488)到了楚国的叶县,孔子已六十三岁了。那时候人过五十就算老人,但孔子还想推销自己,本章就是他的自我介绍。

叶公向子路打听他的老师,子路为何“不对”呢?按常理说,应该溢美其师。有解释说子路不以言辞见长,但子路不是木讷之人,是个直人,常常抢答,常有“惊人之语”。这种不正常的举动,酒哥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子路看不起叶公,楚蛮,地方歧视,哪怕叶公是楚国重臣。加之,《荀子》中说“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子路是雄赳赳的武夫,面对弱不禁风的叶公,心理上有巨大的优势。综之,傲慢与偏见,作为随从又不得不守礼,所以沉默以对。

二是,子路恐怕对老师不满,周游列国数年,好歹还在中原打转,虽不得售,至于沦落到蛮夷之地市乎?所以不为老师加誉。当然,事情与“子见南子”有区别,不好当老师面表现不悦。事实是“自陈如蔡”“自蔡如叶”,旋即去叶返蔡,与叶公有关,与弟子生“愠心”也可能有关。

孔子无奈,没有批评子路,只是温和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回答。“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你为什么不答,你老师我还不服老,仍然发愤忘食地学习,乐观向上。

相关文章

  • [桂妃研读社|D115]《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Day4

    阅读时间:1小时 阅读页码:第169~210页 大纲结构: 一、为什么要经常重读笔记? 二、怎么重读笔记才更容易坚...

  • 《论语》重读

    关于《论语》 《论语》者,四书之渊薮,儒家之圣典也。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论集,全书编排为20章,不到120...

  • 重读论语

    此次泛泛地读了一遍,把自己喜欢的认真地咀嚼回味了一番。还清晰地记得在高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每节语文课轮流每个...

  • 重读论语

    在『论语』第一章『学而』中,前三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生时期...

  • “重读”论语

    误解 最近,好多朋友以及同事的孩子开始报班学习国学了。心想一个是书法,一个是国学,我肯定是不会让我的孩子去报班去学...

  • 重读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是在管理学上别样的解释,...

  • 学习《论语》(16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

  • 回望中华文化5000年/第一览之二/东周时期/论语

    回望中华文化5000年/第一览之二/东周时期/重读论语 重读«论语> 红小兵原创 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

  • 从《论语》中的一句话说起

    以前看《论语》,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近期开始重读,恰好手头有钱穆《论语新解》及南怀瑾《论语别裁》,对照...

  • 重读论语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周制五爵之一,卿大夫虽贵亦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论语16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ci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