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14日下午1点,在大连教育学院291教室,大连市高三语文最后阶段备考交流及二模试卷分析教研活动举行,来自全市高中高三备课组的10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最后阶段高考语文备考的交流;第二部分是二模试卷分析。
高考语文备考最后阶段的交流由三位基层学校的领导和备课组老师主讲,以下是讲座纪要:
第一部分
一、辽师附中校长徐艳作讲座

一模考试作文54分的5张(共8张)在辽师附中,一模文科总分第一名也在辽师附中。
1.团队意识很重要。三个年级组的名号。协同作战,周四集体备课,实打实进行备考准备。论述文重在陷阱的识别;古诗阅读复习有针对性,总结出鉴赏的问题,然后有针对地进行解决。
跳出题海,跳出分数
注重试卷的及时性,并能借题发挥。
自觉归纳:阅读九字诀等等。
文学常识知识大赛,并组织参加他们参加竞赛。
2.素养传统
教师注重底蕴修养,同学生一起厚积薄发。每个老师都有其独特的语文做法,融语文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大语文情怀和小语文的知识储备渗透到每一个节日。
3.科学意识,统筹备考
从高一高二就开始
4.目标意识
给老师自己定目标,给学生定目标
5.精品意识。
让时于生。从五一开始停课,只答疑,一周只有一天上一节课,今早讲解学生中的共性问题。
6.保底拔尖
7.信息意识
及时了解高考信息
8.监督意识
监控学生完成自己的复习计划和任务。
9.反思意识
二、金州高中佟芳老师作讲座

(一)二模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
1.小说?散文?
2.选择任林举《枸杞》:考试大纲中有任的《白桦》;乡思母题
3.文本处理(1348字),增加阅读量,答题时间与高考取得一致
(二)二模散文分析及以“考”题带“类”题复习思路浅析
第4题:考什么:内容和艺术特色(2015~2017 8套课标卷
怎么考?
怎么做:快判技巧(科学性原则,方向性错误)
第5题:
需要明确代词指代的内容
联系语境,认识到枸杞与枸杞子不同
联系主旨情感思考含意
识记“理解句子含意”类型题的切入角度。(重点,但大家都熟悉,不展开)
第6题:

类题的答法。
(三)对学生说:做好三件事,
揣摩出题人,做好答题人,“取悦”阅读人


默写背诵


三、大连市第十三中学李秀娟老师作讲座
(一)古代诗文阅读






2017年课标2卷示例














(二)语言文字运用









第二部分

宋亚科老师的二模试卷分析之全部幻灯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