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泳归来,明穿着短裤半躺在阳台的藤椅上,抽着烟,心里感叹着中国之大——现时的老家,冰天雪地;而新家却如舒适的夏初温暖怡人。
他望着几百米外,辽阔无边的大海,听着有节奏的哗哗海浪声,慢慢地闭上眼睛,仿佛想把那汹涌的海浪引进身体的每个角落,荡涤起所有的沉渣,以利于分清利弊,辩明优劣。
有风才会有浪,浪聚成潮,人们见浪观潮时,不由得会生出赞赏或感叹。却很少有人去感悟风的大小、来处、作用。但若要置身其中,与浪为伍,成为弄潮一族,必得先解风口才行。
这就如同人生的命运,虽好坏可见,但成因不明。不明则意味着神秘,会催生出好奇,然后是人们对其无尽的探索。
明就是这群命运探索者中的一员。他回忆着过往,思索着未来。

本世纪初,改革之风愈刮愈大,下海经商、个体私企之浪,汹涌于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历经十几载的汇聚,终成势不可挡的经济巨潮。
明就是随风下海者。那时的明是国企的中层副职,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还算可以。但他不安分的心和追逐梦想的激情,被无处不在的风撩拨着,最终把他刮进私企的海里。
辞职后,明与朋友合伙投资二百万元,创立了一家建材公司。历经十六年的辛勤劳作,年销售额达到了五千万,规模居当地同行业前三位。
四年前,当明踌躇满志时,收到了“拆迁通知书”。他倒不认为这是坏事——巨额的拆迁补偿费完全可以让他十几年来的付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而不再是年年赚钱不见钱的账面数字或资产。
但是,是否换个地方继续干,成了困扰他的难题。事实上,此时的明已対本行有了倦意,而对一直关注并热情不减的金融投资行业情有独钟。
于是,收到巨额拆迁费后,他彻底转行去做金投。这无异于变换潮头。
那时的金投行业正火,股票、基金、外汇、股权,尤其是网贷金融的P2P,更是异常火爆。“躺赚”就是那时发明的新词。
明绝非金融小白,深知金融行业“赚的快,赔的也快”。他一边小心翼翼地分散投资,算计着每月汇集而成的可观利息,一边去周游列国,享受着有闲有钱的人生快乐。
但人算不如天算,所谓的天算就风力。多少人梦寐以求地想品尝“一览众山小”的美妙,但若无深厚的根基和过人的能量,不尝也罢。因为山顶才是风众矢之的目标。好比潮头之水不仅难以持续,也必定粉身碎骨。
明的金投结局就犹如那潮头之水,十六年的心血,两年便荡然无存。他提醒自己要调整好心态,愿打服输,有潮落才有潮起。
可是,每月三万多的还贷压力像把悬空的锋利之刀,让他不得不养成蜗居的习惯;他学会了砍价,知道了何时何处能买到便宜点的菜;他体会到了钱的重要性,尤其是钱之于人生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