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做的包粑

作者: 烟雨红晨 | 来源:发表于2025-08-26 23:13 被阅读0次

最近回到了湖北广水的老家,正是从菜园子里摘豇豆和南瓜的时候。

这两天在家都是吃豇豆炒肉、南瓜烧肉,当然也有母亲做的包粑。

昨晚吃的豇豆包粑,今天是南瓜包粑。

这些天老家仍旧热的像蒸笼一样,我都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钻进厨房弄得这些。我能够想象得到那幅画面:她将和好的面团加上调好的馅儿,慢慢按压成薄薄的圆形状。然后放进电饼铛里,慢慢炕熟。馅儿里的油也随之慢慢溢出,包粑两面被炕成金黄色。一个个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咬上一口更是焦香四溢。

我发现娘家堆满了冬瓜、南瓜,母亲也摘了很多地豇豆回来。而这些熟悉的食材,又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记忆中小时候每到这时,这些菜便占据了餐桌。今年干旱,豇豆似乎少了很多。以前每到开学前,缸豆多的根本就摘不完。每过两天,母亲就会摘几筐回来。然后晚上在灯光下,一根根、一把把地理好。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就去街上摆摊儿卖掉。那时的豇豆卖得很便宜 ,不过是几毛一斤。卖了一段时间后,母亲终于凑齐了我们读书的费用。

卖不完的嫩豇豆,母亲就放进装有盐水的大缸里做酸豆角;老点儿的豇豆,就放进锅里煮沸再晒干;其他就掰成段儿、剥出粒儿来炒菜吃,或者是做成美味的包粑吃。

那吃不完和卖不完的豇豆,在母亲手里就变成了美味的包粑。那种味道一直是我童年喜欢的,每次想起都会萦绕在舌尖。

我从来没有做过包粑,当然也并没有这门手艺。

除了缸豆包粑和南瓜包粑外,我也很喜欢吃萝卜馅儿的包粑。大冬天萝卜根本吃不完,加点儿肥瘦相间的肉沫进去。放进大铁锅里或者柴火灶里,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刚出锅的包粑一定不要急着大口吃下去,否则那冒着热气的馅儿可能会烫坏你的嘴巴。

今年三月份,我临时决定回湖北广水老家一趟。

于是在大半夜买票,第二天见完客户就去上海南站坐车。买的是卧铺,睡一觉醒来便到达武汉。早上在武昌火车站内直接转车,我甚至都没有吃一碗武汉的热干面。出广水火车站,坐上一辆公交车。当时饿着肚子想吃包粑,特意中途下车花了三元钱买上一个。虽然是我喜欢吃的缸豆馅儿,但感觉吃起来并不是很香。

在大城市是根本吃不到包粑的,所以我会经常想念母亲做的包粑的味道。

有时节后我跟老公开车回上海,母亲都会包很多包粑让我们带上。

我记得在上海疫情封城前,哥哥跟工友开车去上海干活。她和大妈包了很多包粑,让哥哥放进包里带过去给我。那时我坐公交、地铁、步行去拿包裹,再花很长时间返回到家中。只是包粑太多了,根本来不及吃。冰箱有些问题,有些包粑我又忘记放进去。

那时气温渐渐开始升高,没多久就开始变质、长毛。虽然很舍不得,但我只得扔掉。这件事情我并没有告诉母亲,虽然我感到很自责。

家里人都很喜欢吃包粑,母亲记得每个人的口味。虽然现在她老了,但依然有做包粑的习惯。而且侄子和侄女们爱吃,看着他们吃完就很满足。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做不同馅儿的包粑。

现在通过真空包装和冷链技术,故乡的包粑也走向了全国。

包粑在,母亲在;母亲在,家就在;家还在,故乡就在。

每一个包粑,都蕴藏着母亲的爱。当然,还有很多故乡的情愫。它让我们的思念在烟火气中升腾,让我们在异乡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对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母亲做的包粑就像是味觉基因里的乡愁密码。

相关文章

  • 掐蕨记

    清明时节正是南方人做清明粑的好时候。应好友之邀带着远方来的朋友去老家包清明粑。 我家素来就有包清明粑的习惯,年年都...

  • 包粑

    身在他乡,总是会特别想念家乡的食物。像热干面和包粑,我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家乡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买到,可是出了湖北省...

  • 端午烟火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城里时兴包粽子。乡下麦子归仓,是要吃小麦粑的。今年,我没吃新麦子做的小麦粑。 端午是从龙船...

  • 端午烟火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城里时兴包粽子。乡下麦子归仓,是要吃小麦粑的。今年,我没吃新麦子做的小麦粑。 端午是从龙船...

  • 户部巷

    汉味小吃:发糕,糯米包油条,剁粑,对粑,烧饼都没有了。。 传统 满大街的武汉手信。

  • 两个胡萝卜粑粑,一碗番茄蛋汤,一顿饭如此足以!

    在家乡,大街小巷凡是卖小吃的地方仿佛都有卖包粑的小摊,生意都不差,陆陆续续的总有客人,油锅里炕炉里包粑进进...

  • 晨间日记

    今天是中元节,一大早起来做了米粑,做的时候想起了老妈。老妈做米粑不是很在行,做的米粑皮厚,每次我一回娘家...

  • 桐梓叶粑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卖桐梓叶粑。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想起七月半快到了,想起母亲以前每年七月半也做这种粑。 每年七...

  • 童年系列(4)——怀念母亲做的笋子粑

    文/亲吻苍穹 -1- 农历三月的三湘大地,万物疯长,到处都是一片绿油油、生机勃勃的景象。 几场春雨过去,山上、田埂...

  • 做蒿粑

    每年春天,野外蒿子长得好,正是做蒿粑的好时节。 在野外摘些蒿菜,洗净,锅里烧水煮熟野菜,捞出将涩水挤干,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做的包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ej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