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小红家一年送走五口人,小红妈妈悲痛欲绝,瘦成皮包骨。
那一年是1979年,小红妈仍有气无力的坚持每天去菜地干活,因为她是菜农,家里需要她去挣工分养家。
暑假过后开学,我和小红上了初中。放学时,我见她妈在学校门口擓个篮子卖冰棍,人也胖了些。
小红很懂事,经常帮妈妈吆喝。当时街上刚允许个体摆摊或窜街卖货,有些同学放学后帮家里人看摊,碰到熟悉的同学会害羞躲藏起来,而小红则是看见妈妈就跑过去,亮着嗓子吆喝“冰棒3分、雪糕5分”。我人生吃到的第一枚雪糕就是小红家的,好像加了牛奶,真的比纯冰块的冰棒好吃。小红只收我4分钱。
再后来,小红妈妈拉个架子车,长期风里来雨里去在我们学校门口卖货,有糖豆、米花等零食,还有本子、笔、文具盒等文具,当然,热天继续卖冰棍,改用小木箱装着,里面用雪白的小棉被盖着。我和同学们经常光顾。她妈的脸晒得黝黑,人也壮实了,每次看到我就会送我俩糖豆,只是我从来没好意思接受过。
到初三时,一直坚持周末去县剧团练功唱戏的小红告诉我,她不学唱戏了,准备集中精力学习,要考中师,只为早上班早挣钱早些减轻妈妈的负担。
其实,这时候的小红妈妈已经没有太大的负担了,她在学校门口租间房子,主卖学生用品,生意非常红火,也不用风吹日晒。小红妈妈的脸渐渐变圆变红,也没那么黑了。我当时喜欢读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都是从她家店里买的。
小红顺顺利利考上了师范,当我高中毕业准备上大学时,小红被分配到郊区一个小学里当老师,她妈在学校门口的门店扩大到两间,门口摆俩冰柜,一个汽水桶,还雇个亲戚帮忙卖货。
那一年,小红家的房子重新翻建,由砖包墙的小灰瓦房改成了里外都涂了白水泥的三间平房,旁边偏房有厨房和卫生间,大门换成了油光锃亮的红漆门。我假期去她家玩,不知道有多羡慕,更为她家蒸蒸日上的生活感到欣慰。
我大学毕业时,小红结了婚,对象是她同事,高高瘦瘦,挺精神的。结婚后的小红仍和妈妈住在一起。她妈当时五十多岁,还是那么能干,精神饱满,走路又恢复到过去的风风火火,明显看着比同龄人年轻,继续经营着她的文化用品店,门口继续卖着冷饮、雪糕、冰淇淋。
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一年后,小红生下了她的女儿,老公特顾家,洗衣做饭哄孩子全包,根本不让小红妈妈操心,将小红一家三代照顾得舒舒服服,每次见我都向我夸老公,晒幸福,鼓励我早结婚早生孩。
小红有妈妈挣钱,有老公疼爱,有可爱的宝宝,有热爱的工作,谁都以为小红和她妈时来运转,从此乐享噼里啪啦的开挂人生。(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