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时期
(1)早期文明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克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克尔特人已知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克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2)罗马入侵
公元前54年,凯撒大帝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但是均被不列颠人击退。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
公元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2、中古时期
(1)盎格鲁撒克逊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
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
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2)丹麦入侵
8世纪末,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开始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11世纪初,丹麦人又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3)诺曼征服
1066年,在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约翰被迫于1215年6月接受《大宪章》,与封建主妥协。大宪章本质上是一个封建性文件,是保护封建领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护市民贸易自由这样有进步意义的条文,但约翰不久就否认宪章,君臣之间内战连绵不断。
(4)瓦特.泰勒起义
1380年,国王理查二世为征集英法百年战争战费,增收人头税,导致起义于1381年5月爆发,领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称“瓦特.泰勒起义”。
(5)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为了领土扩张和王位争夺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
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之后英格兰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