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作者: 爱吃柚子的铁柱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4-11 22:55 被阅读85次

读完《恶意》,也许你会开始进行进行自我审判。——这是我要写在前面的话了。

东野圭吾,广受好评的推理小说家,不得不说,他的名字已然成了推理小说的商标了,一如《恶意》中形容东日彦高的那般。

《恶意》是我阅读东野圭吾所写的第二本书,与《解忧杂货铺》相比,这本书的情节与时间点更集中一些。

对于推理性的小说,我多将其视为充量读物,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我并不会自己就书中的情节、线索去推测动机、“捉拿”凶手,就这么任书摆布。这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无论多么起伏的情节、多么精彩的反转,总是木讷、无脑的接受,倒显得这书并没什么精彩之处了,实际上是自己过长的反射弧抢了小说情节的风头。

读完《恶意》,我无法对于其小说情节做出评判,但我更在意书中给人的共鸣。在这儿,我还谈不上共鸣,只得说是认同感。

东野圭吾的《恶意》,以小见大,托起的是社会现实——校园暴力。

近年来,网上出现的关于校园欺凌的话题以及视频数见不鲜,但难以想象,校园暴力的大部分起因居然是“我看他不爽”,如同小说中的施暴者一般。这份“自我感觉”,使得拳头越过了边境,搅乱他人的人生。而最大的暴力,恰如书中野野口修经历的那般:被迫成为暴行的共犯。

对于被施暴者来说,委曲求全,站在施暴者的队伍中,是一种寻求自保的方式;但被恶意渐然的心,何时能洗的清呢?

书中野野口修对于东日彦高的那份“不爽”,更像是他对自己的同情。在那个以“人格毁灭”为动机的谋杀案中,与其说野野口修杀了东日彦高,不如说他谋杀了自己。自己的善意、面对暴力该有的反抗、自信等等。

在书的结尾,作者提及“不论如何丑恶的偏见,它的产生绝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随即点出野野口修对于东日彦高的那份讨厌,仅仅不过是其年少时母亲自然流露出来的那份轻蔑。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人格构成之重要。

读完《恶意》,我才发现自己并不善良,我也曾身患轻蔑之症。轻蔑施暴者,又觉得被施暴者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双重的轻蔑,导致自己做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选择。看似与世无争的性格,但恶意已经出现了,随后勇气、善良接连逃逸,最后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求存。

这是我对自己的审判,谨以自省。

相关文章

  • 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读完《恶意》,也许你会开始进行进行自我审判。——这是我要写在前面的话了。 东野圭吾,广受好评的推理小说家,不得不说...

  • 我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世人常说自己善良,不害人不作恶,常怀一颗替他人着想之心,妥妥的社会无公害。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善良是什么鬼?...

  • 善良,不是委屈自己

    都说,人善被人欺。 善良是指心地纯洁、没有恶意。不做恶,并不代表就得被人欺——好像善良就得委屈自己。我不同意! 几...

  • 读完《恶意》

    最近看完了东野圭吾的《恶意》 ,其实已经算不清看了东野圭吾多少本书,但是他每一本书给我的感觉总是不一样。 也听别人...

  • 2020-03-02

    今天看完了《古董局中局》,然后就想着,有时候我们觉得善良就够了,后来才发现有人会用最大的恶意去抹去你的善良,都说时...

  • 《恶意》-东野圭吾 txt,pdf,mobi,epub 电子书

    《恶意》深刻揭示人性,故事中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

  • 内向是一种力量—《内向优势》读后感

    读完《内向优势》这本书,觉得自己更好了,并不是能力上的更强、品质上的更善良,而是内心深处的自我接纳。 这本书解释了...

  • 关于东野圭吾,关于《恶意》

    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有人说过,读完东野圭吾的《恶意》,才算真正了解这个人。 刚拿到这本...

  • 读《恶意》:就是看你不爽,怎么了?

    《恶意》是东野圭吾先生本人最为满意的小说。更有人说,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读懂东野圭吾。带着这样的期待,头脑中思忖...

  • 012 关于世界是好的

    如果你觉得事情会往坏处发展,别人是怀有恶意的,你就得花很多的注意力去防止自己受到伤害。但如果你觉得世界是善良的,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完《恶意》才觉得自己并不善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dt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