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文人骚客】震惊!这些古人竟然....
刘邦被十万匈奴围困山西,每年给匈奴送美女...

刘邦被十万匈奴围困山西,每年给匈奴送美女...

作者: 文史知识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09:57 被阅读18次

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后延续达四百年。

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二百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六千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这个新朝代被中国作家极度的恭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平民所创造的功业。

汉朝创业之主刘邦是秦帝国里位卑职微的地方巡警官。他的两个丞相,萧何和曹参,曾任县级的小官僚。樊哙日后为大将,当日不过是屠夫。另一大将韩信寒微时曾一度乞食,黥布与彭越曾为盗。

从新朝廷布衣卿相的局面看来,以前各领域内的贵族统治力量必已全部摧毁。组织新政权时,既不能追随旧世族的踪迹,也无须凭借他们大张旗鼓。

这可不是说中国社会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即使几千年后中国也还没有树立一种民主体制。能够确切地代表庞大而又均匀的农村基层组织,在这时候更不足论。

汉朝的组织者承袭了秦朝所遗下宽阔而又均匀的基层,而且以灵活的手腕避免前代的过于极端。

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

一,汉帝国的统治政策

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仍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帝裔里的近亲,亦即刘家的叔伯、兄弟、从兄弟等封为王,功臣中之卿相则封为侯。他们的领域和直隶于中央的郡县犬牙相错。

这种互相监督的局面避免了秦朝的过度集权,可是这也不是全面退却,有意在长期间内再构成战国期间的纷争局面。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

刘邦的吕后及以后袭位的皇帝,遵循着这政策而且变本加厉。

公元前154年,离帝国的创始已半个世纪,朝廷的举措更是向各王国施加压力,因而激起全面的叛变。

叛乱平定后,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刘彻谥号汉武,在位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这五十四年的御宇期间,在全汉朝是最长久的,对以后的影响也最深远。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注重农桑贬斥商业原为法家宗旨,也一并拿来构成武帝御制意识形态之一部。其他法家的措施,如官方专利盐铁,以严峻刑法维持人民纪律也同样被袭用。

二,匈奴问题

匈奴是一种操阿尔泰语的民族的名称,他们在中国历史初期为患北边,此后千百年间,至少还有一打以上人种上或同或异的游牧民族接踵而来。

匈奴组织上的初期早熟对中国的帝制一统有连带关系。

这也就是说,当中国全境一统时,游牧民族也必具有类似的结构,反之亦然。

汉时匈奴已有二十四个部落的结盟,他们力之所及绵延一千五百英里,自东北至青海。公元前200年,他们曾号称以十万骑兵围汉代创始者刘邦于今日之山西。(建立西汉后,刘邦曾亲率大军四十万北伐匈奴,然而由于轻敌冒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差点成为匈奴的阶下囚。后来,收买匈奴阏氏才得以脱险。刘邦回到长安以后,谈匈奴色变。可见白登之围给刘邦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后来萧何给他献策,让他假装与匈奴交好,等大汉强大了,再与他们清算。于是刘邦给匈奴送去美女和金银珠宝,这才将匈奴暂时安抚。)

上述数字可能夸大,但是无疑的,在重要战役里他们很可能以十万之众,投入战斗,并且不必全数集结,而是在战场上协定,分成若干纵队。因为他们以游牧为生,在环境上占优势,此即军事理论家所谓“战斗条件与生活条件一致”。

当中国人尚要组织动员、装备、征调、训练之际,北方之劲敌则可以省略上面的步骤。他们的及龄壮丁早已在马背上,他们的武器就是他们的谋生工具,他们从来不缺乏流动性。

两方交战时,程序极为残酷,因为战场就是沙漠及其周边的草原地带,环境本来就萧条。当两方交锋之际,绝无后撤的可能。

战败者固然难幸存,即战胜者亦死伤惨重,逃脱几乎不可能。俘虏数少,而交换的俘虏更少。投降的则依例改换身份,从此终身夷狄。

汉军战胜时,则对部落的牛羊一网打尽,视作战利品。反之游牧民族,要能伸手抓住南方汉人,手段极其惨酷,少有人能幸免。

汉代的征伐无非展开一种序幕,以后这两种文化尚要长久地在历史中胶结,没有一方能以永久的胜利或全面的失败改变局面。

影响所及,在中国的文艺作品里留下一大堆抒情的作品,有些爱国心长,摩拳擦掌地发出好战喜功的声调。也有很多在吟咏间,表现着厌战而盼望和平的衷曲。

汉武帝只在公元前110年巡视前方一周,此外再未履足于战场。但是在征伐匈奴时他亲自作全盘谋划。他决定用兵的战斗序列,分配每一路军的人员马匹。每一战役结束,武帝也亲定赏罚。

每一次典型的战役有十万骑兵参加。支援的步兵及后勤部队又多出数倍,所以每次用兵,以牵涉到五十万人为常态。

汉军通常分三路及五路展开,以搜索接近敌方,并预先定好集结会师的时日与地点。

他们通常在本军外围五百英里的范围内活动。始终不遇敌军的情况经常有,通常情形是两军迎战,争斗惨烈。

公元前99年的战役,中国方面的死伤率达60%一70%,很少生还。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汉军虽获胜,但是十四万马匹出塞,不到三万南归。

武帝长久的御宇期间,前后执行这样的战役八次。除此之外他也出兵朝鲜,其平西南夷,已深入今天的越南,并且也在青海与藏人交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邦被十万匈奴围困山西,每年给匈奴送美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o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