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不是会遇到这些人,职场上抱怨老板慧眼不识泰山,让自己工作不能很好的发挥,不能晋升;女生抱怨男友不懂的哄她;老公抱怨老婆不懂的关心体贴,让他心里感到不舒服;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不不好好学习,让他在熟人面前没面子……
这些都是受害者心智模式,总是抱怨这抱怨那,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妻子就是一个受害者模式。
妻子:“”为什么,我老公总是不承认错误呢?
问:“为什么他承认错误,就那么重要呢?”
妻子:“因为他承认错误,就证明他伤害我啊。”
问:“为什么要证明它伤害你呢?”
妻子:“因为他承认错,证明他伤害我,良心就会受到谴责,就会加倍的爱我啊。”
问:“如果他不承认错误呢?”
妻子:“如果他不承认错误,我就要和他离婚。这样他就后悔不及了。”
这个妻子的想法就是大多数受害者模式的真实写照。
这个妻子,想要老公承认错误,证明伤害的自己,这样子可以挽回她的自尊,如果老公不承认错误,她就会走向极端。要么伤害自己,要么绝然离开。
从这个妻子的身上,我也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和老公吵架,总觉得自己是弱势者,老公脾气倔,从不承认错误,我往往这时伤害自己最深,最后感到老公从来没爱过自己,于是是狠心的想离开,狠心的想和老公离婚。

当我我看了《拆掉思维的墙》这本书的第六章我才明白,原来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受害者的心锚,在自己的思维里,我就是受害者的心智模式,在这二十多年里,我把自己伤害得片体鳞伤,还一直怪罪是老公把我害成这样子的。
这本书让我觉察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错误中痛苦的生活着。
幸好这两年来,我一直都在学习成长中,在不断地改变自己。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拆掉受害者这堵墙。
第一,后知后觉,首先,找到自己的受害者情景。然后找到受害者故事背后的模式。最后找到一个新的讲故事。
第二,当知当觉,首先尽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其次,样,自己以这种模式待一段,最后尝试拆掉它。
第三,先知先觉。观察这个受害模式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
第四,不知不觉。这就是想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有了这个心智模式的人,会发现自己体会到了,那种久违的,掌控自己生命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