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机弹出一条微信消息,我一个朋友在群里说“是我室友,我们现在心情很复杂。”
朋友很少以这样严肃且沉重的语气讲话,我看到消息后心里一紧,猜想肯定是出事了。我立即打开微信,点进去看到底怎么了。
朋友发了两条消息,你第一条是一个众筹的链接,下一条便是我最开始看到的那条。看到链接心里便大概明白发生了什么。仔细看了众筹链接,原来是我朋友是有的父亲发生意外了,目前昏迷在医院。
看到朋友帮忙证实情况了,而且也不大可能被盗号,我看完后捐款了。然后给朋友发了个截图,并且说到“肯定会好起来的”,人生那么长,糟糕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后来群里的另一个小伙伴看到消息后也立马捐了,能帮一点是一点,重要的是那份助人为乐的心意以及祝康复的祈愿。
接着小伙伴说“我觉得你们在学校组织捐款”,然后朋友问到“自主的?”,我没仔细品味这句话的含义。然后我说到可以找老师帮忙,让各班班长和同学们讲一下这个情况,希望大家都出一点力,我表达的意思是我朋友的室友可以在各班班长协助下和大家讲这件事。
之所以会想到主人亲自出面,是因为这样能让同学们更真切的体会到当事者的处境和心情,而且当面道谢也更有诚意。
在我说完之后朋友列了三点我的建议不一定可行的要点。
一是同学捐款应该自愿,不应该强制。
二是当事人是否愿意这样做?
三是当事人目前在医院照顾父亲。
在说完这三点后朋友讲到在急需钱的情况下这样可能确实是比较有效的办法吧。
看到消息后我意识到自己确实鲁莽了,这三点情况我完全没想到,而我几乎站在说教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并且是很理想化地想问题,这个建议可行度有几成呢?
换位思考,若是自己或是身边的人,我还会这样讲嘛?而且我一个不了解情况的人凭什么给别人提建议呢?况且凭什么让别人听从自己的建议呢?
想到这些我才想起来前不久看到的“不要随意给别人提建议”这条处事原则,看来我是给忘了。
为什么自己的建议不被接纳?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当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在自己并不一定全面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就跟别人讲你可以这样做那样做……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好心给别人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你自己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但是别人不一定会采取你的提议,甚至忽视你,那可真是自讨没趣。
其实我们都习惯于崇尚权威,在日常交流中,当别人发表观点的时候,也往往是赞同自己喜欢、尊敬的人所表达的。
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理,就可能自己也如此。所以不必怪怨别人不听自己的建议,在想要提出建议之前先问自己了解清楚情况了吗?自己的建议真的恰当吗?考量一下自己与当事人的关系,对方需要自己的帮忙吗?对方会接纳自己的建议吗?
凡事三思而后行。
另外,别轻易给别人提建议,不然很可能不会帮到别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虽然可能自己是好心,可是也要看对方是否需要。
谨言慎行一直很在理。
朵韵
2019-11-2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