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去矿区,大祥依旧早早出发,我就先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时间差不多才动身去姑姑家。
我进门的时候,姑姑已经坐在沙发上养神,听到动静兴国和小敏从卧室出来,已经穿戴整齐。
“我们出去办点事,要到下去才回来。”兴国有点歉意。
“姐,麻烦你了。”小敏也和我打个招呼,“可能回来的晚一点,晚饭不用管我俩。”
“没事,你俩放心办自己的事吧!”我陪姑姑既是工作,也是亲情陪伴。
兴国和小敏出门后,我也来到姑姑身边询问:“昨天感觉咋样?”
“上午建国陪伴我,中午玉花和大军过来,玉花做的午饭。”姑姑又接着说,“玉花旅游回来带点茶叶过来,说是从她婆婆那边过来的。”
“婆婆?好像这些年和他婆婆没怎么来往,现在怎么关系又好了?”我有点疑惑。
“大军妈找的那个老头走了,剩下她一个人生活,平时小儿子和姑娘照顾多一点,星期天大军过去看看,玉花不想去,那怎么行?毕竟那是大军的妈,玉花不愿意过去看望,大军能愿意来咱家?”姑姑考虑的要多一点。
“结婚不帮忙,大孩子不帮忙,现在老了需要人陪伴还得看她。”我忍不住蛐蛐。
“大祥家也没你们帮忙,不也照样给钱?”姑姑反问。
“也给我爹娘钱,两边都给我就心理平衡。”是不是有点强词夺理。
“大军妈孤儿寡母那些年过得很难,一个人拉把三个孩子,日子苦哈哈,不管怎么说总算把孩子养大了。”姑姑总是替别人着想,“同样养三个孩子,我们就比较轻松,再说你姑夫的工资比我高一些。”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我不在这个事情上纠缠,赶忙换个话题。
看着姑姑高兴一点,我又说一些姑姑开心的话题:“这一段小敏累坏了,连轴转了出不多十天。”
“可不是嘛,早晨走那么早,还要给我们准备早饭,要是她一个人吃饭去食堂多省事。”姑姑眼睛眯成一条缝,“她工作又那么忙,还处处顾及我的感受。”
“小敏做得够好的。”这点我也认可,自愧不如能做到小敏那个程度。
“那天晚上小敏和学生聚餐,回来已经很晚了,还特地到房间看看我,可能玉花都做不到这一点。”姑姑欣慰的表情在脸上浮现,不由用手拢龙鬓角的白发,“这么多年从来不惹我生气,重话都没有说过。”
“你也会当婆婆,啥事都替他们考虑。”姑姑当婆婆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蛐蛐儿媳,几十年都这样。
“儿媳和儿子过日子,蛐蛐儿媳有啥用?我觉得你嫂子和小敏做儿媳,比玉花强。再说儿媳妇心里不舒服,儿子的日子能好过?姑姑还会换位思考。”
“我没有当过婆婆还没有感觉,我姐就总是挑儿媳妇的毛病,她早晨起来去干活顾不上做早饭,儿媳妇起床要给娃洗漱,儿子出去买早点我姐就不高兴,还抱怨儿媳妇不早起床。”提起这事我心里就不好受。
“老家那一套在咱这不合适,在老家男人顶天立地干重活,这里的女人都上班,男人不搭手日子没发过。我们那时候,我做饭、洗衣服,你姑夫出去买东西,这样心里顺畅不窝气。”姑姑还是给我姐留面子,“儿媳妇不上班,一家人靠一个人的收入可咋办?”
看到姑姑心情好,我赶忙建议:“咱俩都行动起来。”
姑姑自觉地推着助步器在客厅来回走动,周末我过来上班,深度保洁也省了。
忙完这一切,我开始准备午饭,姑姑建议:“天热咱们吃捞面吧!”
“没问题!”手擀捞面比拉条子好消化,姑姑喜欢吃,我就去做。
和面、醒面、准备配菜、蒜汁是灵魂。
心满意足,姑姑用纸巾擦擦嘴巴:“吃着这么劲道的面,就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姑姑吃捞面找家乡的味道,配菜是素炒多少有点寡淡,不过她喜欢就好。
收拾完厨房,我没有回书房,而是陪着姑姑在卧室睡午觉,刚开始我俩还说几句,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一觉醒来已经下午4点了,姑姑撑着助步器去客厅看电视,我则坐在餐桌前用平板看书。
正看得入迷,门铃“叮铃铃……”响起来,我内心一惊还是带着警惕问:“谁?谁呀?”
“我!”门外响起了表姐的声音。
打开门一看,表姐脸上汗津津的,我转过身向姑姑喊:“表姐来了。”
“老天爷呀,这个点过来热死了。”看到女儿,姑姑关掉电视,“快喝点水。”
我赶忙倒一杯凉白开放到茶几上,表姐一口气喝了半杯才在姑姑身边坐下,我又刚忙给表姐续杯。
“我过来有点事。”看到姑姑,表姐也不藏着掖着,“大军妈妈的事。”
“你俩不是昨天看过吗?这又咋了?”姑姑不由加重了语气。
“我们过去看她,刚开始还好好的,后来哭兮兮的给谁看?大军哄了好长时间才哄好。”表姐不以为然,“演给谁看!”
“哪能这样说?人老了就孤单总想让子女陪在身边,你看我平时玉霞陪我说话,吃饭也能吃到一起,早晚兴国和小敏在家,周末你和建国也回来,你婆婆一个人能不孤单吗?”这一点姑姑深有体会。
“我们需要帮忙时她伺候别的老头,现在需要人陪伴又想子女陪伴。”表姐喋喋不休。
“你和大军养一个孩子不觉得,那个年代一个妇女养几个孩子有多难你体会不到。”姑姑劝慰着表姐,又接着问,“大军啥意思?”
“还能啥意思?他自己没有退休,他弟弟也在上班,妹妹还有一年,刚开始想请保姆,他妈不要保姆,他想让祝我们家,他照顾,可能吗?”表姐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年没有住在一起生活,别说你,可能大军都不了解她的生活习惯,能不能想个折中的办法,别杠,商量着来。”姑姑倒是客观看待问题。
在姑姑和表姐之间,我不能说太多,况且我也没有更好的注意,索性回到书房,让她们两个深度交流。
隔着门缝听到姑姑的声音,但听不清具体说的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