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劄记-- 每日一读一思
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

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

作者: 本土临床心理学论丛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02:04 被阅读0次

2018年夏天,一名志愿者(署名彩色多崎作) 在某小县城教育局当义工,帮助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但实际上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学生们的家长,父辈,还有爷爷辈的,替子女孙辈们代办手续。

期间彩色多崎作发现,许多学生家长「... 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没有和工业化生活接轨。... 没有智能手机,不相信电子支付,不会使用自动存提款机,互联网简直就是妖魔鬼怪」。

多年前银行和支付宝在各个乡镇网点推进自动存提款机代替人工,推广二维码和网上支付,类似的情况,亦曾出现过。

每到农民排队去银行领取粮食补贴之类的福利时,银行会雇佣一些临时工,教老人们人怎么使用自动存提款机。

乡镇银行的员工--支行行长,柜员,包括临时工那时都得一起上阵,表面说是教,实际上是守着自动存提款机,替中老年人们操作,找回密码,手机号之类。

这些切身体验,让彩色多崎作慨叹地说,「乡村和老人被现代化追赶,侧面看有几分搞笑。但这就好像突然告诉你:你前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都不管用了,这其实挺残酷」。


如果我们不想「残酷」继续下去,我们就得要帮扶老人克服由于「被现代化追赶」而感到被时代淘汰这道「心理坎陷」,让老人从数字难民,变成数字移民。

正是这道心理坎陷,让许多老人一直保留数字难民的身份。

那些让父爷辈代自己去办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们,尤须努力加把劲!

资料来源:

彩色多崎作 (2020)。〈我曾在地方教育局当志愿者,帮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聊聊风闻的 “复印机难题”〉,2020年10月10日;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92094/> 风闻_观察者网 (上海)。

相关文章

  • 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

    2018年夏天,一名志愿者(署名彩色多崎作) 在某小县城教育局当义工,帮助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但实际上服务的对象,...

  • 生活在网络世界中的我们

    现在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分为三类: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数字难民。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可能终其一生都要努力向着虚拟世界...

  • 新数字鸿沟:不会用键盘的年轻人

    简评:以前我们说数字鸿沟,总是说那些不会上网的老人;而现在,新的数字鸿沟代表着那些只会用智能手机却不会用键盘的年轻...

  • 2018-01-15

    关键词:数字公民素养 计算机再利用 当今的60/70/80后教师可以说是数字移民,数字移民教数字土著新鲜的事物难免...

  • 新型数字鸿沟

    今天听到一个音频,内容很有意思,记录一下。 过去,家境贫寒的孩子,负担不起电子产品,不能在网上学习互动,这和富裕家...

  • 数字鸿沟随笔

    一家名为“Common Sense Media”的公益型媒介监测机构最近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电子...

  • 同频的人

    数字鸿沟:因为互联网媒介的普及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信息数量、质量的差距。 “数字鸿沟”的加大传导“消费鸿沟”的放大。再...

  • 让数字资产成为数字资产

    几个月前,我曾经与朋友争论,数字藏品和虚拟货币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定义,而不与现实中任何的现实资产挂钩。 现在...

  • 比特学徒#1. 我们需要习惯的东西还有很多

    2001 年 Marc Prensky 提出了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和数字移民(digita...

  • TED之十一:四个希腊故事对于数字时代的启示

    数字时代让数据永久存储成为可能,数字时代人人都具有一个数字人格,数字人格具有数字记忆(也就是微信、qq、淘宝、支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字鸿沟-- 让家中老人从数字难民成为数字移民 / 每日一读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gs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