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到“野生”中医后,我治好了二十年社恐故事介绍:
林晓被妈安排第37次相亲,遇中医陈默。陈默察觉她社恐,列调理方案,送艾草香囊、熬养生汤督促实践。林晓社恐渐愈,后两人相恋,她不仅摆脱社恐,还收获了专属中医男友。
全文:我妈第37次给我安排相亲时,我正抱着外卖盒蹲在阳台喂流浪猫“煤球”。她发来微信语音,嗓门大得能穿透手机听筒:“这次绝对靠谱!张阿姨邻居家的儿子,中医!人稳重,还会做饭,你要是再放鸽子,我就把你猫砂盆扔楼下!”
我对着煤球叹气:“看见没,人类的威胁总是来得这么猝不及防。”煤球叼着猫粮,用尾巴拍了拍我的手背,像是在说“去吧,我看好你”。
相亲地点定在一家养生茶馆,我提前十分钟到,选了个角落位置,紧张得抠桌角。正琢磨着怎么优雅地逃离,一个穿格子衬衫、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个印着“XX中药房”的帆布袋,看见我就挥手:“是林晓吧?我是陈默!”
他一屁股坐下,从帆布袋里掏出个保温杯,“嘭”地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艾草味扑面而来。我强忍着打喷嚏的冲动,挤出个微笑:“你好,我是林晓。”
“别紧张,”他给我倒了杯褐色的水,“这是我熬的陈皮茯苓茶,疏肝理气,专治你这种见人就想躲的社恐。”
我手一抖,差点把茶洒了:“你……你怎么知道我社恐?”
他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刚进门时你脚尖冲门,双手扣在膝盖上,桌角被你抠掉三块漆——典型的‘社交应激反应’,我妈说你相亲十次逃八次,果然名不虚传。”
我脸瞬间红到耳朵根,恨不得钻进桌底。他却没察觉我的尴尬,从帆布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某一页递给我:“这是我给你列的‘社恐调理方案’,第一条,每天跟小区保安说句早上好;第二条,买奶茶时主动要两根吸管;第三条……”
“停!”我赶紧打断他,“陈医生,我们是来相亲的,不是来问诊的吧?”
他哦了一声,把本子塞回去,挠了挠头:“习惯了,上周刚给我家楼下的狗做了‘分离焦虑症’调理,现在看见谁都想给方案。”
那天的相亲,变成了我的“社恐诊疗会”。他一会儿说我坐姿不对,“含胸驼背会压迫交感神经,加重紧张”;一会儿又指出我说话太快,“语速超过每分钟180字,容易引发对方听觉疲劳”。我被他说得哭笑不得,原本的紧张居然慢慢消失了。
临走时,他塞给我一包东西:“这是艾草香囊,挂在包里,安神;还有这个,山楂丸,你刚才喝茶时皱了三次眉,脾胃肯定不好。”
我抱着那包“药材大礼包”,站在茶馆门口,看着他骑着电动车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野生”中医还挺可爱。
之后的日子,陈默没按套路来。别的相亲对象会发“在吗”“吃饭了吗”,他发来的是“今日宜喝红豆薏米水,湿气重容易烦躁”“小区保安说你今天没跟他打招呼,扣一分”。
我被他搞得又气又笑,却真的开始试着跟保安打招呼,买奶茶时主动要吸管。有次加班到深夜,他发来消息:“我在你公司楼下,给你带了当归鸡蛋汤,补气血。”
我下楼时,看见他裹着件厚外套,手里拎着个保温桶,耳朵冻得通红。“刚从药店过来,”他把保温桶递给我,“你上次说月经不调,这个汤喝了管用。”
我接过保温桶,心里暖暖的。那天晚上,我喝着当归鸡蛋汤,第一次主动给他发了消息:“谢谢你,汤很好喝。”
他秒回:“不客气,记得明天跟同事说句‘早上好’,算你今天的作业。”
慢慢地,我的社恐真的好了很多。不再害怕跟陌生人说话,甚至能主动跟同事分享零食。我妈说我像是变了个人,催着我赶紧跟陈默确定关系。
我找了个机会,约陈默在之前的养生茶馆见面。他还是拎着那个帆布袋,一坐下就给我倒陈皮茯苓茶:“最近怎么样?跟保安打招呼是不是已经很熟练了?”
我看着他,突然鼓起勇气说:“陈默,我觉得……你这个‘社恐调理方案’,能不能长期有效啊?”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没问题啊,不过长期调理,得加个附加条件。”
“什么条件?”
他从帆布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银戒指:“以后你的‘中医调理’,只能由我负责,而且——”他顿了顿,“得把‘患者’关系,改成‘女朋友’关系,怎么样?”
我看着他紧张得发红的耳朵,笑着点了点头。
那天离开茶馆时,陈默牵着我的手,我手里抱着他给我的艾草香囊,口袋里揣着那枚银戒指。煤球在小区门口等我,看见我们,蹭了蹭陈默的裤腿。
“你看,”陈默指着煤球,“连它都认可我这个‘准铲屎官’了。”
我笑着捶了他一下,心里满是欢喜。原来,最好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有人愿意用他的“偏方”,一点点治好你的不自在,陪你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
现在,我不仅治好了社恐,还多了个“专属中医男友”。每天早上,他会给我煮养生粥;晚上,会帮我按摩放松;就连我跟同事吵架,他都能从“肝气郁结”的角度,帮我分析怎么化解矛盾。
我妈说,她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给我安排了那次相亲。而我知道,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这个“野生”中医,他用他的温柔和耐心,把我的“社恐”,变成了“社牛”,也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