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展意趣不可小觑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小看日本(24)
(法然院景色)
旅游尤喜博物馆
堪称了解历史与民俗之捷径
日本各种展览非常多
法然院的两个“小展”印象深刻
小看日本(24)
(法然院门前枯山水造型)
那天,在京都顺哲学之道散步
无意中转至法然院
它建于1680年
为净土宗开山祖师法然上人建
史家内藤、作家谷崎
以及马克思主义专家河上肇
都葬在寺院的墓地
现任寺院主持开明超然
以为寺院不仅是礼佛之地
也是社区活动和艺术传播的空间
所以,常有各种文化活动
小看日本(24)
(讲堂正举办展览)
深秋,红叶嫣然
寺院寂静而人稀
进门右手是一座讲堂
不时有和服女子出入
近前问询,原来是和服服饰展
门旁木牌:11时香道休闲
小看日本(24)
(香道聚会现场)
经延请入内
有淡香袅袅而来,神爽
四白落地的屋中
几身手绘的和服悬于架上
如图画般淡雅斐然
一把萨摩琵琶
三两幅写意画
几款水墨服饰图案点缀
蕴藉出温文尔雅的氛围
在感受服饰之美的同时
闻香、品茗、闲话
是一种感觉迥异的观展经历
小看日本(24)
(手绘的和服)
出讲堂沿红叶桥徐行
一处木庐遥见
“中野亘陶展”正恭候看客
白纸黑字笔法拙朴
我只扫上一眼便陡升兴趣
脱履甫入
一座浮世绘屏风置于堂上
画前花瓶插满花草
花瓶的细腻胎质甚可把玩
白色格窗下
一张绒布长桌上陶器琳琅
簋、鬲、盂、敦、盆、豆、铺
制作考究,形态莞尔
或古朴粗糙似出土文物一般
或细腻圆润如朱玉熠熠生辉
想起《孟子•告子上》:
“一箪食,一豆羹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当初的食器演化成艺术品
陶艺师中野亘
制陶技艺在京都小有名气
讲起作品如数家珍,在他
鬻陶以生,为饭辙也是为艺术
在你,是游历也是游学
小看日本(24)
(陶瓷艺术品展览)
看罢两个展览
愈加喜欢这座山林里的寺院
出世的礼佛
与入世的文化
融汇于这清静而又温暖的空间
两种教化真乃异曲同工
沁润心性,塑造魂灵
出得山门外,又见
那碑石“不许荤辛酒肉入山门”
文化,还真网开一面
小看日本(24)
(和服展览内,水墨画和琵琶)
小看日本(24)
(参观展览的日本女子)
小看日本(24)
(浮世绘风格的画作)
小看日本(24)
(和服设计图案)
小看日本(24)
(艺术作品)
小看日本(24)
(法然院是京都看枫叶的好地方)
小看日本(24)
(中野亘陶艺师的作品)
小看日本(24)
(中野亘陶艺师的作品2)
小看日本(24)
(中野亘陶艺师的作品3)
小看日本(24)
(中野亘陶艺师的作品4)
小看日本(24)
(中野亘陶艺师的作品5)
小看日本(24)
(寺院前的石碑,“不许荤辛酒肉入山门)
小看日本(24)
(买陶艺师的作品还有证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