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
381:魏纪(六)
曹爽伐蜀
244年春正月,孙权封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仍然和原来一样担任州牧、都护、兼领武昌事务。
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各路军事夏侯玄是大将军曹爽姑姑的儿子,他征辟李胜担任长史,李胜和尚书邓飏想让曹爽立威名于天下,极力劝曹爽出兵伐蜀。司马懿进行劝阻,但曹爽不听。这年三月,曹爽来到长安,征调军卒十多万人,和夏侯玄从骆谷进攻汉中。
汉中的蜀汉守军不满三万人,众将全都恐惧,想要固守城池,等待涪县的援兵到达。镇北大将军王平说道:“汉中离涪县一千多里,贼寇如果占领城关,肯定会成为祸患。现在,应当先派护军刘敏占据兴势,我随后率军到达。如果贼寇分兵进攻黄金,我会率领一千人前往守卫。这比起坐等涪县援兵到达,要强过百倍。”
众将全都怀疑,只有刘敏和王平的意见相同,于是率军占据兴势,多张树旗帜,绵延一百多里。
闰三月,刘禅派大将军费祎总督各路军兵救援汉中。费祎要出发时,光禄大夫来敏来与费祎作别,要求下一盘围棋。这时军中战报一份接一份传来,军马武装严阵以待。费祎和来敏从容对弈,没有一点分心。
来敏说:“我是来试探大将军的。您确实让人放心,肯定能够击败贼兵。”
夏四月丙辰朔日,发生日食。曹爽进攻兴势无法得手,关中及氐人、羌人的转运输送不能到达,运输的牛马骡驴很多死在路上,百姓和夷人在道路上号哭不绝。蜀汉军在涪县的主力,以及费祎调动的其他各路军兵,相继到达汉中。
参军杨伟向曹爽分析当前形势,认为应当赶紧返回。如果不这样,将会导致大败。邓飏、李胜和杨伟在曹爽面前争执不休。杨伟说道:“邓飏和李胜要败坏国家大事,应当斩首!”曹爽听了很不高兴。
司马懿写书信给夏侯玄说:“《春秋》中说,任大需德重。当年武帝两次进入汉中,都是差点大败,这事将军是知道的。现在,兴势地形险要,蜀军已经提前占据。如果无法攻克,后退肯定受到截击,将会覆军杀将。那时,将军用什么来担当重任呢!”
夏侯玄非常害怕,就向曹爽报告。五月,曹爽率军返回。费祎进兵占据三岭截击曹爽,曹爽苦战抢夺险要关口,勉强退出,失踪伤亡的军兵非常多,关中受到极大损耗。
秋八月,秦王曹询去世。
冬十二月,安阳孝侯崔林去世。
这年,大司马蒋琬因为生病,坚持把职位让给大将军费祎,刘禅就封费祎为益州刺史,封侍中董允代理尚书令,作为费祎的副手。这时战事频仍,公务繁杂,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每次在阅读文书时,只要举目抬眼一看,就已经知道其大致内容,其速度超过常人几倍,并且终生不再忘记。
他经常在早晨、傍晚听取处理公事,中间接待宾客,饮食娱乐,还要进行弈棋游戏,每次都能让其他人尽兴快乐,公事也不荒废。等到董允接替费祎后,想要效仿做事,十天中很多事情都被耽误。董允于是叹息说:“人的才力相差如此之大,不是我能赶得上的!”于是整天听取意见处理公务,但仍然没有空闲。
245年春正月,曹芳封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
两宫之争
吴国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同宫,其礼仪俸禄全部一样,很多群臣分别为他们说话,孙权就命令两人分宫居住,官属也有区别,两人于是产生矛盾。卫将军全琮派遣儿子全寄侍奉孙霸,写书信报告丞相陆逊。陆逊回复说:“如果将军的子弟确实有才,不用担忧受不到重用,不应当前往私门做事。如果做得不好,最后只能招惹灾祸。我何况听说两宫势同水火,肯定要归属一方,这是古代最为忌讳的。”全寄果然最后归附了孙霸,轻率和他交往。
陆逊写书信给全琮说:“你不学习金日磾严格要求儿子,却包庇袒护阿寄,最后会给家门招惹祸患。”全琮并不听从陆逊的建议,反而和他产生矛盾。
孙霸曲意结交当时的名士。偏将军朱绩以有胆识能力堪称,孙霸亲自到他的官署,贴近他坐下,想要与他交好。朱绩走下座位站在一旁,推辞说不敢承当。朱绩是朱然的儿子。
从那时起,从侍从到宾客,形成对立的两派,互相仇视,结成朋友,彼此怀有贰心,逐渐蔓延到朝廷大臣,全国都分为两派。孙权听说后,借口让他俩专心学习,断绝其与宾客的往来。
督军使者羊衜上书说:“听说陛下颁布诏书剥夺两宫卫队,断绝其宾客交往,使四方的礼敬再不能表达,远近都为之震惊,大小都感觉失望。人说这是因为两宫不遵守法典礼仪。即使确实像人们怀疑的那样,也应多加补救,严密斟酌,不应该让外人说三道四。我担心猜疑积累会变成毁谤,时间一长,肯定会四处流传,西北两都距离我国不远,将会说两宫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不知道陛下将如何解释呢?”
孙权的长女孙鲁班嫁给左护军全琮,小女孙小虎嫁给骠骑将军朱据。全公主和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有矛盾,孙权想要册立王夫人为皇后,全公主加以阻止。她担心孙和继位后怨恨自己,心中非常不安,就多次进谗言诋毁孙和。孙权病重,派遣孙和到长沙桓王庙中祈祷,孙和妃嫔的叔叔张休在庙附近居住,邀请孙和到家中住下。
全公主派人占卜,借机说:“太子不在庙宇中,专门前往妃嫔家中商议”,又说道:“王夫人看到主上病重,面露喜色”,孙权因此发怒。王夫人因为忧愁去世,孙和受到的宠幸日益减弱。孙霸的党羽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人一起进谗言诋毁孙和,孙权也开始怀疑孙和。
陆逊上书劝谏说:“太子是国家正统,应当有磐石一样的稳固根基。鲁王作为藩臣,在受宠幸上应当有所差别。他们应当各得其所,这样才能上下安定。”
陆逊的书信连续上了三四次,其言辞恳切急迫,又想前往京师,当面述说嫡庶大义,孙权非常不高兴。
太常顾谭是陆逊的外甥,他也上书说:“臣听说有国有家的,肯定要明确嫡庶区别,以分出尊卑之礼,使高下有所差别,不能逾越等级。这样一来,则骨肉之恩就会保全,觊觎位置的愿望就会断绝。当年贾谊陈说治安计策,纵论诸侯形势,认为如果势力太重,即使是亲族,也肯定有叛逆的危险;势力轻微,即使疏远,也肯定有保全的福分。所以淮南王刘长虽然是汉文帝的亲弟弟,但没能终身享受封邑俸禄,这是失之于势力太重;吴芮是疏远的臣属,世代在长沙做官享受福禄,这是得益于势力轻微。从前,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皇后并排而坐,袁盎让慎夫人座位退后,汉文帝面有怒色。等到袁盎谈论起上下尊卑大义,陈说戚夫人被弄成人猪的警戒,汉文帝已然面有喜色,慎夫人也顿时醒悟。今天我所陈述的,并不偏袒任何一方,实在是想稳固太子之位,并有利于鲁王。”因为这事,孙霸和顾谭也有了矛盾。
在芍陂战役中,顾谭的弟弟顾承和张休都立有战功,全琮的儿子全端、全绪和他们争功,向孙权进谗言诋毁顾承和张休,孙权流放顾谭、顾承和张休到交州,又追赐张休一死。太子太傅吾粲请求派张霸出京镇守夏口,不再让杨竺等人待在京师,又多次把消息透露给陆逊。孙霸和杨竺一起进吾粲的谗言,孙权大怒,把吾粲收捕入狱诛杀。
孙权又多次派使者责问陆逊,陆逊因愤懑去世。陆逊的儿子陆抗担任建武校尉,接替兼领陆逊的部众,护送陆逊的灵柩向东返回。孙权用杨竺奏报陆逊的二十事询问陆抗,陆抗对每件事逐条回答,孙权的怒气这才稍微缓解。
夏六月,都乡穆侯赵俨去世。
秋七月,吴国将军马茂密谋杀害孙权和大臣,以便响应魏军,结果事情泄露,孙权把其党羽守宗族全部诛灭。
八月,曹芳封太常高柔为司空。
蜀汉甘太后去世。
孙权派遣校尉陈勋率领屯田以及耕种的军士三万人,凿开句容中道,从小其到达云阳西城,开通集市,修建邸阁。
冬十一月,蜀汉大司马蒋琬去世。
十二月,费祎到达汉中,巡视边境部队。尚书令董允去世,刘禅封尚书吕乂为尚书令。
董允秉持公心,诤言进谏,竭尽忠心,刘禅对他非常敬畏。宦官黄皓善于花言巧语,逢迎献媚,刘禅非常喜爱他。董允常常对上正色批评刘禅,对下严厉斥责黄皓。黄皓从心底里害怕董允,也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没有超过黄门丞。
费祎任命选曹郎、汝南人陈祗接替董允担任侍中,陈祗端庄威严,多才多艺,非常有心计,所以费祎认为他很贤能,破格提拔任用。陈祗和黄皓内外勾结,黄皓这才开始参与朝政,逐步升任为中常侍,操弄权柄,终于断送了蜀国。自从陈祗受到宠信,刘禅对董允的怨恨日渐加深,认为董允轻视他,这都是因为陈祗阿谀迎合以及黄皓不断离间的缘故。
黄皓专权
黄其军
作于2025年9月21日(古历乙巳年七月三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