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第九天-薛侃篇

作者: 沐一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21:11 被阅读31次

周末,本来是休息的日子,搞的比工作时间还紧张。人到中年,有点累……

二十一、如何是心之本体:知是理的灵性的体现,就其主宰处而言就叫做心,就其禀赋处而言就叫做性。知是心的外在表现,没有蒙蔽的话就是良知,被蒙蔽的话,可以通过格物致其良知。

二十二、着实用意为善去恶:知善恶才能为善去恶,最终才能恢复无善无恶。看美色、美女、美食不喜欢,只能是伪装,或不符合人性天理,人性被蒙蔽而已,心学不排斥正常的欲望,所以要求的是去人欲存天理。

二十三、独知处:独知处是诚的萌芽,古人重视慎独就是这个道理。

二十四、思诚:大凡看人言语,若先入为主便有过分的地方。作为一代圣贤,孟子即便阳虎有大过失,但因其说话有可取之处,依然予以引用。

二十五、真为己、为真己:目本悦色,耳本悦声,这符合人欲天理,满足正常的这类欲望,才能为善去恶,可是过度的任由目、耳、口、四肢追逐色、声、味、动就会使功能丧失,迷失本性是害己,而不是为己。真正的为己应该注意区别看什么、听什么、闻什么、动什么,符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为,也就符合心之本性。若果真为自己的躯壳,就必须依靠真我,在别人听不见时也恐吓畏惧,唯恐对其有一丝伤害。如果一违背,立刻克制纠正,才能战胜私欲,这才是为己之心。

二十六、贵目贱心:眼睛有病,只是小疾,医治自然会好,心灵蒙尘,不知反应克制,精力却被眼疾分散而念念不忘,因小失大。人们总是经常被小事牵挂分心,而忽视至关重要的心性修养。这种情况太普遍了,值得重视。

二十七、萧慧求教:王阳明向萧惠道尽什么?萧慧没明白什么?就是王阳明一直强调的立下为圣人的志向。

二十八、未发之中: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世间许多事确实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别人再说也没有用。

二十九、死生之道:阳明先生确实得道了,一通百通,无所不通。仅白昼还有这么多的道理,确实闻所未闻,但是说到底还是不离致良知三个字,就是时时刻刻去人欲存天理,明白了天理,自然就知道了昼夜更替的道理,也明白了死生之道,所谓生死之道不就可以微缩成昼夜之道吗?

三十、论道:道即性即命,不需要另做规定,人能修道,然后能不违于道,以复其性之本体,这亦是圣人率性之道矣。“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的本体。

三十一、治国:学习古人的话语,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对谁说、上下文是什么、什么环境,如此才能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意思,否则断章取义,闹笑话。其次,信以为真,耽误修身治国大事,后果会非常严重。孔子针对颜回的回答强调了其不足,而他的擅长未提,朱熹便仅仅针对颜回的回答作为治理国家的万世常行之道,不仅教条,还挂一漏万,遗失了最重要的颜回所具备的品质。

三十二、诚意:诚意是格物的基础,是为善去恶的前提。是一切学问的要紧处,更是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没有诚意终究落空,流于形式。

相关文章

  • 读《传习录》第九天-薛侃篇

    周末,本来是休息的日子,搞的比工作时间还紧张。人到中年,有点累…… 二十一、如何是心之本体:知是理的灵性的体现,就...

  • 什么样的人值得信赖?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九十七

    读《传习录》时,读到薛侃录第五篇的篇幅很长。当时反复的思量过其中的文意,也几度欲提笔而论,可是终究做罢。因为细细来...

  • 人生在世,谁能无悔,但是不能一直活在后悔里!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二十

    《传习录》薛侃录的第十二篇原文如下: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 王阳明心学 之 心即理感悟

    一、人的认知决定其三观 观点阐述:《传习录》P64薛侃录-侃去花间草,阳明先生告诉薛侃善恶分辨源自内心 现实联系:...

  • 读《传习录》第九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薛侃录第三天。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

  • 传习录学习第7天

    《传习录·薛侃录上》 薛侃,字尚谦,号中离,世称中离先生,阳明先生的重要弟子。是阳明心学在岭南的继承人和推...

  • 致知班功课32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从聆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开始,今天继续学习《传习录》的《薛侃录》。薛侃在生活当中经...

  • 人生的事都只在一念之间!走近先贤王阳明之二十七

    《传习录》薛侃录的第十五篇原文如下: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意思...

  • 善恶存于心中

    今天阅读《传习录》,薛侃在除花间杂草时对善恶之疑向王阳明先生请教。 薛侃问先生,为什么天地间的善很难栽培,恶很难除...

  • 读书有感

    今天读《传习录》,记录如下: 薛侃问:“专注于德行的涵养,而不求学问的研究,如果把私欲认作天理,那怎么办呢?”先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传习录》第九天-薛侃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wc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