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认为我没有底线、没有知觉”。
15日,山东菏泽单县两男子酒后为见朱之文,踹开他的家门。对此朱之文无奈的回应。
2011年,身穿军大衣朱之文演唱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几近原音重现,迅速走红,成为名人。
成名的大衣哥并没有什么变化,也没住上豪宅,开上豪车,依旧热爱着和他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村民。可村民们忘记了他,在他们眼中,只有金钱,对待大衣哥的走红,他们不是喜悦,而是嫉妒。他们嫉妒和他们一同在黄土地上劳作的人,于是他们想到了“剥削”。
既然赚不来,那就去掠夺
俗话说的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在大衣哥这里,却变成了“有借无还,不借为仇。”
成名后朱之文迎来了“借款风波,”借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曾经有记者采访当地村民,问借的钱还了吗?
“他的钱都花不了,谁还想着还他钱。”这是当时村民的回答。
当记者追问他:“你是觉得他有钱了,管他借钱是正常的吗?”
他这样回答“不找有钱人借,你找谁借。”
的确,穷人尚且只能独善其身,借钱找富人借并不为过。但利用他人的善,满足自我的贪欲,那就是恶。
我帮你,是我仁义;你失信,是你性恶。这是社会底层人的相互搏斗,没有胜者,只有头破血流。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帮助,只有你死我活。
中国人对于一夜暴富是害怕的,因为那笔巨款极有可能摧毁一个家,让夫妻反目,子女离心,要相信,嫉妒会使人眼瞎心盲。
既然成不了你,我就要拉垮你;我不能摆脱贫穷,你就必须一起留在底层。
我不是个善人,但我不会以德报怨。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的贫穷,却疲于为金钱奔波。当他人通过努力摆脱原有的阶层时,他们想到的不是奋斗,而是“打压”。占有他人的财富,让他和自己一样,永远生活在贫穷之中。
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人,他们会在行为、言语上对你进行打压,让你产生一种“我不配”想法,一生碌碌无为。
人生在世,不必活的那么善良,做人当然要有恩必报、有仇必究、锱铢必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