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每天记录与娃交流的点点滴滴,结果怎么一晃一两个月过去了,上一篇还停留在11月初,内心有一些愧疚。这期间,我们依然干了很多事,11月12日去了一直想带她去的大兴野生动物园,亲身体验了“人在笼子里,动物在外面”的感受。11月25日麦麦第一次参加了小朋友的生日宴会,近距离体验了一把魔术。11月26日,麦麦居然能够下定决心减掉了自己长发,变身为“精干小伙子”,讲真我很意外,但也为她的勇气鼓掌。
12月初,麦麦开始咳嗽+流涕,身体一直处于虚弱状态,吃的很差,家里太冷,被我接过来调养了10天。这10天里,我也病倒。但我们两个都坚持没有吃药,居然熬过了“抗生素”的暴力伤害,靠“睡觉、食疗,适当运动”让身体自愈。也躲过了麦麦爸爸的“狼虎之药”。我也懂得,不要畏惧“强权”,一切有利于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不管会遇到什么困难!
12月17日北京开始下雪降温,中小学停课,我们在家开始卷初中的数学,弥补小学不教,初中老师以为你会的“英语语法”。很可惜,12月18日,恢复开学的麦麦,只能再一次离开妈妈这里规律,温暖和教学相长的环境,回去上学。我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看来这个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是站在孩子利益考虑问题的。大人们基本上都很自私,想的都是占有或者利用孩子为他们的老年增加保障,而非从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角度出发的真正给予而不求回报的“爱”。
愿所有孩子,都不被家长打断双腿,再给一副拐杖。
今天和麦麦对于数学老师让班里学生“结对子”的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
数学老师的方法:孩子们自己寻找想要结对学习的人,如果考试高于结对的对象,则获得免除数学作业劵,如果低于,那肯定就是对方获得咯。
麦麦的想法:想获得免除作业的劵,但又想找一个高于自己的人一起学习进步。有点纠结。
我的观点: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不过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师这个游戏规则里面的bug。那些想获得免除作业劵的孩子,肯定会选择比自己差的,那么这个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自己成长进步的机会,而去选择了“糖果和眼前利益”。就像利用这个游戏规则,可以自动刷掉那些不爱学习的。就像权贵告诉大家要快乐教育,不要学英语,但他们知道全球化不可逆,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学,让穷人的孩子放弃和自己后代的竞争。。。。这就是制定规则的人,貌似给与大众选择权,让他们选择有利于自己短期利益的方案,却让大家主动丢下了未来长远的竞争能力。
我说:“麦麦你把班上同学分为步行、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你如果选步行的,那么在同一小时内,肯定没有选飞机的跑的路多。
我说:‘麦麦,你再想想,我手里一个苹果,你手里一个苹果,你给我,我给你,我们都还是一个苹果。但我脑子里一个知识,你脑子里一个知识,我给你,你给我,我们是双份知识’。那如果知识比你多的同学的,她有1.5个知识,你有1个知识,你们交换一下,你们都是2.5个知识。但如果你选的是0.5个知识的对子呢。你们交换一下你只有1.5个知识。
虽然上面的话有些功利,现实中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学习知识一方面,而知识是多方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用会考试,会学习做人的区分。但强的人,终归尤其独特的一面不是吗?
麦麦懂了一些。至少她懂得了如何去思考规则下的选择问题。
希望我没有误导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