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479
卷十一·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6/17
原文: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
岐伯曰: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黄帝曰:善。取之奈何?
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
黄帝问:五种施刺套路里的“解惑”针法,老师您说是在彻底通透调理阴阳平衡的道理、熟练掌握判断虚实状况的知识之基础上,正确运用补泄刺法,以补虚泻实、调平阴阳。但患者的神志迷惑症状,究竟是怎样解除的呢?
岐伯曰:大风在身,
岐伯答道:当人体被严重的风邪侵入,会出现中风、偏枯、痱证等病症,
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
此时其体内必发生一些血脉极为偏虚、另一些血脉极为偏实之状况。气血偏虚的血脉必定是正气不足,气血偏实的血脉必定是邪气过盛。
轻重不得,
像这样,气血在人体各处之分布极不均衡,人体各部之配重就极不均衡、极不相称,因而引发重心极不稳当,
倾侧宛伏,
令其人只能以单一姿势挺直僵卧,既不能自主翻身、自主坐起,也不能自主蜷缩身体、自主改换姿势令面部朝下趴卧,
不知东西,不知南北,
严重者可致神志昏乱、意识模糊,分不清东西南北,
乍上乍下,乍反乍复,
病症(血脉偏虚之处)在人体各部流窜发作,忽上忽下,病情也忽轻忽重,
颠倒无常,甚于迷惑。
发病时意识混乱、行为颠倒、不循常规,比一般的神志不清更加严重,
黄帝曰:善。取之奈何?
黄帝说:讲得好啊。请问该怎样取刺呢?
岐伯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岐伯答道:泻刺其体内一切邪气有余的经络,补刺其体内一切正气不足的经络,针刺剂量各如其应有之分,以令其人恢复气血平衡、阴阳调和的状态。
用针若此,疾于解惑。
如果针刺技术果真达到这个境界,则解除病人的神志迷惑状态,其疗效比突然顿悟、豁然开朗的速度还快!
黄帝曰: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黄帝说:讲得好啊。请允许我把这些宝贵的知识整理成文,收藏在位于可以观测天文(有人随时值守以避偷盗)的灵台高地上(高处以避潮湿)、放置了足够香料(以避虫害)的藏书室里,不轻易流传出去。
~~~~~~~~~~
老黄历择吉,2025.5.18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78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480
推荐2:2023~2025年老黄历通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