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读书
我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上瘾——读《品牌洗脑》03

我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上瘾——读《品牌洗脑》03

作者: 古月如歌519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7:42 被阅读0次
我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上瘾——读《品牌洗脑》03

近年来,很多人困惑于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很容易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上瘾:手机、游戏、购物等等,商家会不遗余力地使出各种商业手段来让我们对他们经营的商品欲罢不能。

01 手机成瘾

作家采铜说,我们已经须臾离不开手机,我们会在任何时刻不自觉地滚动屏幕。而书中,作者也把这种行业称之为“生理性”的紧急活动。我们很多时候,对微信消息的提示音而牵动,即便手上有要紧的工作,也要放下先接收讯息。

之所以会形成手机成瘾现象,还要归结于一个老生常谈的概念——多巴胺。这种由大脑边缘系统分泌出来的一种让人“感觉良好”的神经传导素,其实是引导我们不断看手机的关键。

你或许可以尝试着回想一下,是不是每一次你的微信提示音响起,你都会有那么半秒的兴奋?是的,一定会。正是这种短暂的兴奋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去立刻抓起手机,马上查阅消息,即便很多时候这个消息并没有多么的重要。但是,多巴胺的分泌却让我们爱上了接收信息。没有了手机,我们仿佛无法生存,没有了手机,我们便缺乏安全感。手机,帮助我们很好地缓解孤独感。

02 购物成瘾

微商和代购近年来不断冲击着专柜零售业,很多人困惑不已:为什么我看完某某代购的朋友圈后,根本停不下来;有的甚至始终买买买,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卡账。难道对方的朋友圈有毒?

作者在书中提到,有一些从把品牌购物作为一种逃避负面情绪的方式,比如沮丧、焦虑、无聊、自我批判以及愤怒。对于这一点,我十分赞同。

我周围有喜欢不断买东西来囤积的中老年亲戚,只要看到网上有超值划算的日用品,必然会买回来以备不时之需(虽然他家中已经囤积过很多同类型的商品),只是因为自小受不良的亲子关系侵害,导致终生自我批判所造成的疯狂购买行为;我还见过因为新换工作不适应,焦虑不堪的年轻人,因为沮丧和焦虑,所以需要依赖不断的品牌购物来寻求一定的存在感与价值感;我还遇见过从来不工作的青年,家中堆满了各大品牌的奢侈品,希望依靠家里的物质条件来逃避不愿奋进的自己。

说直白些,很多人的购买行为,其实是一种心理行为,他们试图用疯狂的报复性消费行为来宣泄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与不满。

了解了心理状态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购买行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实,我们面对不同的品牌,会从潜意识中为不同的品牌归类:日常品牌和梦想品牌。

日常品牌,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属于刚需。这就包括日常用的护肤品、卫生纸、衣服、鞋子、包包、奶茶、咖啡等等。这类品牌,基本是我们日常都能接受的,不论从品质上还是价位上,都在我们可以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梦想品牌,这类品牌并非是我们的刚需,但是却在我们心中种草已久,是我们可以做为奖励给到自己的,因为它作为一种满足我们精神世界的品牌存在。因此,我们往往会更认可它的品质但却会接受不了它的价格,所以这类品牌我们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购买。

然而,一切都无法逃脱商家的高明设计,他们的专长就是把奢侈品包装成为一个必需品推销给我们。于是,他们会让我们先用试用装,给我们一些免费的小样来试用,等到我们觉得好,便愿意尝试购买一次正品,正品用下来一段时间后,我们对这个品牌便欲罢不能了,这时候,曾经我们无法接受的奢侈品,慢慢地成为了我们每天都需要用的必须品。

当然,品牌的营销并非仅仅靠消费者单方面完成,商家的营销策略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里要说的第一点,就是贩卖“渴望”。

你或许见到过电视广告中,推销面膜的会利用前男友的痛心悔悟来突出面膜的护肤效果;软饮广告中,那一个个活泼青春的明星以及从水中一跃而起的帅气与洒脱,也在向你暗示,喝了这个品牌的饮料,你也能如此青春洋溢;这些实际上都是在利用人们内心的渴望。

还有一种品牌的营销策略便是添加剂:咖啡因、味精、鸡精等。你有没有尝试过对哪家的麻辣烫或者串串香情有独钟?真的是对方的骨汤或者藤椒的独家秘方真有那么灵验?错!其实很多都是添加剂在搞鬼。商家的这种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不健康的耐受性,然而消费者却还乐此不疲地享受着这所谓的美好体验。

03 唇膏成瘾

我相信,每一个女性都不仅仅只拥有一支唇膏!唇膏之所以会让女性上瘾,大多是因为它给女性带来的那种重复性的仪式感与陶醉感。

每一个在写字楼里打拼的OL,可能不管工作有多忙,但是只要一有时间到洗手间,就会在镜子前补上唇妆。虽然每天会重复性地补上N多次,然而每一次的重复不仅仅是外在提升了气色,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女性内在的自信,让自己始终保有仪式感。

同时,唇膏的不同品牌以色号,也会让女性为之陶醉。在各大唇膏品牌都在拼死争夺用户的当下,用户们也为自己能拥有更多品牌而自豪。仿佛拥有了某个品牌的唇膏,我们就拥有了某种人生一样。正是这种自我的陶醉与满足,让我们对每一个新款口红趋之若鹜。

04 游戏成瘾

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其实是因为它刺激了大脑中的奖赏系统,激发了奖赏回路。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这就如同是我们在用电脑工作时,电脑屏幕显示给我们的一个进度条一样。进度条每往前走一点,我们便会在潜意识当中告诉自己:距离任务完成又近了一步,好开心呀!

当人的意识逐渐被积极的内在动力所驱动的时候,我们能有更好的表现。游戏当中也是同理。游戏中,当你结束一局又一局之后,你所获得的技能点和不断升级打怪的角色,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这才是让我们上瘾的关键。

相关文章

  • 我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上瘾——读《品牌洗脑》03

    近年来,很多人困惑于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糟糕,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很容易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上瘾:手机、游戏、购物等...

  • 21天写作-让我们远离品牌洗脑的世界

    2016-09-05 让我们远离品牌洗脑的世界,去感受宁静祥和的自然 最近发现,我被品牌洗脑了。现在买水...

  • 低俗故事-读《品牌洗脑》

    01 演出结束后的舞台,一个京剧演员正在用眉笔画眼线,她面带忧愁的看着镜头,说:频繁上妆卸妆容易起色斑怎么办?这时...

  • 超越自我 简单生活

    今天读的是《品牌洗脑》的最后一章《我想要摩根森太太拥有的一切》,感觉到在你生活中其实最大的隐形说客是你的邻居、亲人...

  • 洗脑的几种常用手段

    “洗脑”这个词语,我们并不会陌生,在我看来,我们每天不在“洗脑中”,就在“被洗脑中”。因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或...

  • 我们的举动,始终被窥视——读《品牌洗脑》(09)

    当下的每个人,都处于一个后隐私社会。我们每天的一言一行,发到微博、朋友圈当中的信息,无一不被商家窥探。他们关注着我...

  • 品牌洗脑

    《品牌洗脑》作者马丁·林斯特龙,世界知名的品牌营销大师。他是很多知名企业的营销顾问,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宝洁、雀...

  • 品牌洗脑

    本书作者马丁·林斯特龙是畅销书《痛点》的作者,2009年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马丁担任过麦当...

  • 品牌洗脑

    3月15日 |《品牌洗脑》 品牌的诱惑,为何难以抵抗?剁手党必读。 本书关键词 品牌洗脑 营销 专业解读人 天宇。...

  • 品牌洗脑

    互联网的发达是我们没有任何隐私可言,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品牌监视着,后台的大数据分析,对我们的购物需求了如指掌,什么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总是对周遭的一切上瘾——读《品牌洗脑》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tf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