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不是听讲的什么,而是听老师是怎样组织教学内容,通过什么方法让学生接受。
评课,主要是看为了这堂课的目标达成运用了哪些技巧,老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以及对学生的把控。
有的老师讲得不错,该读也读了,可就是测标不过。这就是问题课堂。问题课堂最根本的问题,首先是对教材研磨提炼不够,只是教案和课件的搬运工,没有自己的独特创意;其次是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学生接受程度不一,都在坐,但未必都在听,脑子未必跟上;最后是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就要看你的课是否有吸引力。这些问题不解决,课堂上就不会,别指望课下会,更别指望考试会。老师在课堂上就要时刻学习关注吃力的学生,让他们听懂,让他们张开嘴,让他们完成基本的目标。
引领,高效课堂就是珍惜课堂的主阵地。将问题在课堂上解决,所有考卷上出现的问题,都是课堂回避的问题。书写,课堂上指导了吗?背诵,课堂上是否有意识地给学生记忆方法,并尝试运用。阅读理解,是否平时把课文当阅读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养成自己发现的好习惯。习作更是老师一项一项操练出来的。如果老师都模棱两可,学生更是不知东西。
老师普遍存在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对关键的内容没有细解,细悟。一笔带过,觉得很简单,比如:《爬山虎的脚》,静态的叶子和动态的叶子,这里要慢下来,铺了一墙的叶子和漾着波纹的叶子都很美,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作者观察的跨度。其次是爬山虎脚长的位置,如果不仔细读是感受不到作者观察是多么的细微。还有怎样爬,这是任何人都看不到的,而作者经过多次观察才发现的,准确的动词,是读者仿佛看到爬山虎一边绕须一边攀爬的过程。作家就是这样观察的,作家的作品才更真实。老师带领学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随时观察,随时写,何愁考场没有话说。
还有,老师只是理论灌输,而没有跳下水给学生示范。范读,范写,范文都彰显老师的业务水平。
最后,就是搭架子,拉一把。比如“装饰自己的名字”,学生根本不会布局,老师帮学生勾轮廓,帮他创意,帮他选色.......写字同样,给学生一个一个写样字,让学生临摹。
还应该多读专业书籍,并尝试运用专家的教学方法,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快速提升。自己摸索是缓慢的。
总之,教学跟拉车一样,首先必须用力,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