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陈村故事‖知州院的主人

陈村故事‖知州院的主人

作者: 陈红中 | 来源:发表于2022-07-11 11:31 被阅读0次

写完知州院后,便留心查找了很多关于知州院及相关历史信息,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与收获,原来写的内容有很多的出入,需要补充更正说明,虽然同样还有很多凝点需要考证,但可以初步判定知州院的真正主人为阎生斗,字文澜,明朝末年保安州(今河北涿鹿县)知州,真如是,则陈村文墨村美誉早在明朝前闻名遐迩了,同时也为陈村村志增加了新的研究探索课题。

关于知州院,村里前辈们是有零星文字记录的,阎知州为两座相连的院子,即包括原所写知州院西的高楼院。相对而言西院后墙靠前,院落更为讲究,四方四正全都砖漫,东南大门前有护院高楼,因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拆迁重盖,已很难描述,现在还有很多人还记得,高楼十分壮观,与焦家高楼南北相望,而且更气派大气,可以看护两院,也可纵观全村境域,确有官家的气势,我猜高楼下两院是有过道相通的。当然地下也有地道相道,因为院后不到三十米就是水洞子口,这是当焦阎两家为防匪患挖的地道,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在村民的要求下,被迫告知的水源。

陈村历史上属于汾西,汾西县县志记载,明朝有一位知州叫阎生斗,从贡生任保安知州,并没有更多的详情记录,具体是汾西的什么地方,有过什么功德贡献更无从查知,属于哪镇哪村等等有什么阎知州传说故事,县里没人知道,就是查问阎姓的一些智者老人,更是对阎知州一无所知,哪阎知州的后人那里去了?相对而言,我们陈村现存有阎知州的院子两座,有阎家的老坟等等相关传说,我就大胆猜测此阎知州就是彼阎知州,这么大的汾西县是个举人秀才,有个一官半职都有记录,一个堂堂知州能没有记录嘛,再说历史上出一个知州也不是很容易的,众多信息综合,本村的知州院就是指阎生斗其人了,或许再无它指吧!   

明朝史志有生斗集,阎生斗,字文澜,汾西人。由岁贡生,历保安知州。崇祯七年七月(1633年),大清兵入保安,吏民固守。守备于世奇,把总陈彦武、马如豸,典史张标,教谕路登甫并斗死。事闻,赠生斗太仆少卿(知州一般从五品,少卿为正四品,相当于今天一个正厅官阶),余赠恤如制。可见阎知州是忠于职守而殉难的,并受到皇恩追封,值得后人纪念的,阎知州殉职十年后,明朝灭亡,作为明朝一位英雄知州,也随明朝的消亡,断悬式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汉族王室的最后一个朝代,有多少人还会去真正关心前朝《明朝那些事》呢!

历史上的保安州,就是今天的河北涿鹿县,并没有忘记这位与保安民众共生死的知州,在县城建有阎公祠,永世纪念。今择一段涿鹿人的纪念文字,信息更为清晰。崇祯七年七月(1633年)清太宗皇太极率骑兵十二万,由赤城独石口入关,直扑明朝后方富庶之地宣府、保安等地抢掠财物,以作伐明准备。农历七月初十,骑兵八万人包围保安州城(今涿鹿城)。当时,保安州城无明军驻防,只有几百人的地方民团。知州阎生斗一方面急速向朝廷禀报军情;“伏乞速发兵马救援,以保危城,”一方面亲上城头,率军民与清兵作战,坚守古城三天三夜。农历十三日下午,保安州被攻破。知州阎生斗望着州城死伤的百姓挥泪长叹曰;“我不能救百姓矣!”逐拔剑自尽于东南角魁星楼。其妻闻报,携幼子于州衙投井尽忠。后人为纪念此公,在原三官庙东院五公祠内建阎公祠。由此可见,阎知州一家三口,也随保安城的战火葬于旧城之下,称得上是满门忠烈。

明朝的天亡,阎知州夫妻一家殉职,很难想象这个家庭受到多么深重的打击,即是有其他家人或子弟,也很难在故居生存发展,或投亲奔友,或远走他乡,空留知州院任人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得的人越来越少,渐渐地忘记,甚至无人知晓。今天,因搜寻陈村村志而历史资料,零碎获得这些相关信息,算不算拼凑,也难辩其真伪,结合陈村文墨村风历史悠久,很多庙宇楼牌都是明代建筑,在村周围发现很多明代八卦墓穴及无名套棺的坟墓,也可知历史上,或明清时代陈村扣当富足,人才辈出,阎知州作为陈村人也当之无愧,值得我们自豪与学习。

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提供与阎知州相关的信息线索,更期待阎知州后人能够前来探寻先辈的足迹,提供更多的历史证据。更希望陈村人能够有效保护陈村仅留的这几座老院子,这是陈村的文化根脉,是历史的记忆,也必将激历后人,学而有得,奋发图强,为陈村文墨村落争光忝彩。

知州院后墙

相关文章

  • 陈村故事‖知州院的主人

    写完知州院后,便留心查找了很多关于知州院及相关历史信息,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与收获,原来写的内容有很多的出入,需要补...

  • 陈村故事Ⅱ庭院幽深之(三)阎知州院

    写完坡底窑与张家院后,突然发现陈村竟然还有一座叫阎知州的院落,只是知道的人少之有少,几乎被陈村人所忽略不计,以致在...

  • 陈村故事Ⅱ青树(bor)院

    青树(bor)院位于陈村东南角,村里人的说法是:村东头垅底下青树院哩,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村里建造的最后一座不算...

  • 苏轼—第十首背后的交友故事~

    上片前四句追忆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作者与友人陈襄(字述古,杭州知州,是苏轼的上司)江村[http://www...

  • 陈村故事Ⅱ庭院深幽之(二)张家院

    张家院是陈村最高的的院落,位于堡子顶端向阳处,坐北朝南,窑基本保持原样,砖漫的院子也比较完好,只是现在已经无人居住...

  • 陈村故事Ⅱ庭院深幽之(四)大队院

    二十世纪文革时期,陈村建造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物,有学校、大队院、供销社、马场等共公集体财产,其中,大队院是村...

  • 《陈村故事》序言

    已亥中秋,得悉村委编篡村志并邀请我参加的消息,是欣慰的。家乡陈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墨村,编篡村志是一件好事,功在当...

  • 《陈村故事》目录

    近年来,写了很多关于家乡的文字,山形地貌,风俗习惯,奇人异事,饭后谈资,分十六章节,共八十余篇。今汇总为《陈村故事...

  • 陈村故事Ⅱ村名由来

    陈村隶属洪洞县刘家垣镇,位于洪洞、蒲县、汾西三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虽处偏僻,然文墨村之名历来被人称道,并闻名...

  • 陈村故事Ⅱ村路弯弯

    站在远处看美,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受,这种模糊的美,忘却苦难的美,是时空留给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大餐,让每个人都可以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村故事‖知州院的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hn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