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新父母晨诵+晨诵启思110
张爱敏
【新父母晨诵】
幸福只会走向那些不畏惧单调和艰辛,长年忘我劳动的人们。养育孩子的劳动是复杂的,它是理智和情感、智慧、爱情和能力的融合;眼前的幸福使你陶醉,孩子的未来又使你惶恐。哪里失去了做父母的聪颖和才能,哪里的幸福就会变成幻影。——(《睿智的父母之爱》,第12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萤火虫微语主持:朱永新
有一首歌里唱过,幸福不像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其实,为人父母的幸福也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年轻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办完了喜事,成为了年轻的丈夫和妻子,但是幸福不会随着自动生成。因为,从这个时候,甚至更早的时候,你就要为成为父母做艰苦细致的准备,只有“不惧单调和艰辛,长年忘我劳动的人们”,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幸福是被创造出来的。
【我的微语】
亲爱的新父母们,早上好啊!
苏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爱》中写道:“幸福只会走向那些不畏惧单调和艰辛,长年忘我劳动的人们。”这朴素箴言如一记重锤,击碎了“幸福如毛毛雨般自天而降”的轻飘幻想。为人父母者若只耽溺于初为新生的陶醉,却不见“惶恐”未来之重担,这幸福终将是缥缈云烟,只能如幻影般消散于生活现实的风中。
这忘我的劳动,又岂是简单的体力消耗?它原是理智与情感的交织,智慧与能力的熔铸,更是爱的深沉表达。养育者需在清醒判断中注入温情暖意,在智慧引导中倾注无边深情。苏霍姆林斯基早已明示:“养育孩子的劳动是复杂的,它是理智和情感、智慧、爱情和能力的融合。”父母之爱,便是在这复杂经纬中反复穿梭编织,日日年年,在平凡中绣出伟大。
初为人父母时,那细小生命带来的震撼与欢愉诚然使人陶醉。然而沉醉之后,一股惶恐的暗流便悄悄涌上心头——孩子如一张等待描绘的素纸,这关乎生命未来的责任何等沉重!苏霍姆林斯基亦坦言:“眼前的幸福使你陶醉,孩子的未来又使你惶恐。”这份惶恐正是智慧之光的初显,是对生命神圣的敬畏。它提醒我们,沉溺于“陶醉”而不思未来,则可能如古人所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令幸福成为泡影。
在直面这惶恐的同时,我们亦需懂得: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对结果的焦虑,而是蕴藏于创造过程本身。它诞生于每一个陪伴的晨昏,每一次耐心的引导,每一回困顿中的坚持。幸福之树并非凭空而生,它由无数日夜的汗水与心血浇灌而成。朱永新先生点明:“幸福是被创造出来的”,此言何其精辟。当父母“不惧单调和艰辛”,将心力化作春泥,在琐碎中孕育希望,幸福便如种子在时光里悄然破土——它最终萌发于我们亲眼目睹那弱小生命日益茁壮、渐显独立人格之时。这份创造的喜悦,胜过一切天降的恩惠。
回望人类历史,所有真实的成就皆由汗水浇灌而成。米开朗基罗面对巨石曾言:“雕像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真正的父母之爱,也正是在日夜雕琢中去除芜杂,守护那生命本真的光芒。当汗滴渗进岁月的年轮,孩子灵魂的蓓蕾终于绽放——那才是无可取代的幸福源泉。
在漫漫人生途中,唯有不辞辛劳的创造者才能采摘到幸福的果实。当父母在心灵的土壤上默默耕耘,他们不仅仅在培育一个孩子,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灵魂的深度。愿我们皆能成为这样的创造者,以“忘我劳动”为犁铧,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开垦出永恒的幸福田园:在那里,生命拔节的声音,便是命运对耕耘者最庄严的回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