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前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一年级三班的张可乐,很高兴能通过广播的方式与大家相识。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桥梁工程师,家里经常堆满了图纸,我也经常会听到爸爸妈妈探讨工作,这也让我对桥梁产生了兴趣。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桥梁的科普小知识。
说到“桥”,我想同学们都不会陌生,在我们呼和浩特就有很多的桥,比如鼓楼立交桥,二环快速路高架桥,北垣街的铁路立交桥等等。可以说,有路的地方通常就会有桥,桥是路的“咽喉”,没有它就过不了河川,跨不过山谷,越不过海峡;在当代的城市中,立交桥更是把城市道路变成了一张立体交通网,使得出行更加便捷。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有桥,很难查考。我想,最初是起源于神话故事吧!大家都听过牛郎织女的神话吧,牛郎和织女都是神仙,每年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但是天河太宽了,跨不过去,于是喜鹊们用身体搭成了“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得以在桥上相聚。
后来,不知道是哪一个聪明人,把神话变成了现实。为了跨越河川,他在河面上建造了一张大大的“板凳”,他把很多根粗壮的树干按相同的距离依次栽在河中当做板凳腿,再把木板架在树干上当做板凳面,如此,人们就可以在木板上自由行走、并跨越河川了,如此最早的桥梁便诞生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造桥技术也日新月异,造桥的材料也从最早的木材、藤蔓等慢慢演变成了石材,样子也从最普通的“板凳”形状变成了像弯弯的月牙一样的拱形,古人更是把雕刻精美的石材装饰在桥上,形成了一座又一座精美绝伦的石拱桥!我们中国,自古就在桥梁建造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卢沟桥等都是我们的祖先留给世界的瑰宝。
到了近代,中国的造桥技术停滞不前,更是一度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有一位老爷爷,他叫茅以升,他被誉为中国的桥梁之父。是他改变了中国沿习了几千年的桥梁建造方式!也是他,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桥梁工程师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桥梁奇迹。
现如今的桥梁,有的能够自如地开启、关闭,有的可以原地旋转,有的可以漂浮在海上,有的就像一条挂在晾衣绳上的飘带,有的可以像积木一样拼装。中国的造桥技术再一次领先全球,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张崭新的名片。
曾经,长江被称为天堑,自从有了桥,天堑变通途。曾经,古人文天祥面对着浩瀚的零丁洋,发出了“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感慨,如今,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让天涯尽在咫尺!
好啦,讲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很想赶快去找一找、看一看身边的桥了呢?
今天的科普小知识时间就到这里了,接下来让我一起欣赏一首好听的歌谣,愿这首歌能够带给你最快乐的心情,也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最阳光的笑容!我是张可乐,再见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