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知识,育心灵

教知识,育心灵

作者: 吴悦溪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21:01 被阅读0次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畸形的思想。在各级的升学考试中,分数成了父母衡量孩子是好是坏的唯一标准。家长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与此同时,却严重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和心理发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发展心灵。知识填充的是头脑,心灵的发展则需要重视情商的培养。我一直认为,一个从小缺乏心灵教育的孩子,其内心是没有阳光雨露的,是没有生机盘然的憧憬的,有的只是空虚和迷茫。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日渐疲惫,即便学习成绩很好 ,长大之后也难有大作为。

我的话绝非危言耸听,放眼当下,有多少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阻碍,这一切都与他们缺乏心灵教育有关。

智商,比如,给孩子报各种益智班、潜能开发班,他们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 ,比如给孩子报补习班、辅导班、作文班,等等,但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 的 一 点 情 商 培 养 、心理关爱。在这种极端的教育模式下,不少孩子都有徐强这样的心理,他们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每天活在压力中。

身为父母,你真的明白孩子的心理需求吗?如果只是一味地提要求,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管理孩子,只满足孩子的身体成长和物质需求,却不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那么日积月累,必将酿成悲剧。

翻开报纸、点开网站,青少年犯罪、轻生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我想与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有极大的关系。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顽劣的,孩子之所以顽劣,可能是因为缺少关爱、缺少心理呵护。

其实,呵护孩子的心灵非常简单,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爱是最好的教育,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这比任何教育都重要。身为父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 、没有感情需求,其实孩子都懂,反倒是有些父母不懂。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有比较严重的负面心理 ,比如,自卑、孤僻、消极、仇恨等心理。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多给孩子爱的呵护,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

相关文章

  • 教育的十大维度

    教在知识,育在性格; 教在做事,育在做人; 教在智商,育在情商; 教在脑袋,育在心灵; 教在状态,育在心态; 教在...

  • 教知识,育心灵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畸形的思想。在各级的升学考试中,分数成了父母衡量孩子是好...

  • 教育亮起来

    教在学校,育在家庭 教在课堂,育在活动 教在父亲,育在母亲 教在大脑,育在心灵

  • 既要教知识,更要育心灵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发展心灵。知识填充的是头脑,心灵的发展则需要重视情商的培养。我一直认为,一个...

  • 既要教知识,更要育心灵

    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畸形的思想。在各级的升学考试中,分数成了父母衡量孩子是好...

  • ...

    1,教在父亲、育在母亲 2,教在学校、育在家庭 3,教在 4,教在知识、育在文化 好的习惯... 5,教在智商、育...

  • 不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割草机”

    何谓教育?教,教知识;育,育能力。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应知晓,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育孩子能力...

  • 育比教重要

    教育之道,在“教”更在“育”。 教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也。育者,潜移默化,涵养人格也。 知识者,推陈出新,永无穷...

  • 《幸福教师的奥秘》第二篇小结

    这一篇有下面五个内容 1.教育筑梦,教师有责 2.教在大脑,育在心灵 3.教在优点,育在缺点 4.教在学校,育在家...

  • “教”和“育”有感+81+W12

    “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教授的是知识;育,培养的是文化。 “学”和“习”也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习是想象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知识,育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mb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