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犯愁过夏天。
漫长的夏季总有那么一段非常炎热的日子,从清晨一直热到子夜,叫人坐卧不安,烦躁得很。
记得小时候夏天没有这么热。也许是天天泡在河坝里把那时候的热劲忘记了。
开始学游泳是在小河的深水处。说是深水最深也不过到肚脐眼。吃过早饭,气温上来了,几个差不多年龄的小伙伴像约好了一样都来到焕章大哥家东边的小湾里学游泳。小湾的东岸是个大青石梁,一直伸到水里,特别干净。西岸是条石头堰,从南到北又高又长。小河里的水非常清澈,没有垃圾也没有青苔,就算不小心喝了一口感觉也是甜丝丝的。
我们都是从“狗刨”开始学起的。最初,双臂支撑在湾边上,两条小腿交替着击打水面——一是练胆儿,二是练劲儿。练上几天感觉差不多了,开始学习浮水。走到湾中间趴在水面上,双臂不停地向外拨水,脚腿不停地上下击水,瘦小的身体就浮起来了,而且还能向前移动。谁若做到浮而不沉,就证明谁学会了游泳。学不会的很急眼,恨不得晚饭也不回家吃。
一旦学会小湾就无法满足小伙伴们一展身手的要求,我们也像大孩子们到大坝里去游。在村子后的4号坝里我们开展扎猛子比赛、水中打仗、跳台跳水……在这里我又学会了仰水、立水和扛水,各种姿势交替使用,游的距离逐步加大。随着胆子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提高,北峪坝、小安门水库都成了我们戏水的乐园。毫不夸张地说,童年时期的每一个炎炎夏日我们几乎都是在河塘、湾坝中度过的。
那些曾经激荡着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河坝、池塘如今都成为了当下孩子们的活动禁地。那些清凉抑或温热的自然之水在一起复一起的溺水事故中也罩上阴森森的影子。
已有多年不曾到河坝、水库游泳了,也不知道儿时学会的技能现在还能否会用。无论怎么说,自然水域总不该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