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历史有意思
赤峰历史风物:两河的历史(28)

赤峰历史风物:两河的历史(28)

作者: 木叶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06:58 被阅读7次
赤峰历史风物:两河的历史(28)

文/木叶山

原来皇太子初战,乌古军败走。并没乘胜追击,只想探明乌古军的虚实。

等阿保机知道了乌古军力不强后,便和韩延徽计议,准备明天一战而定。天明出兵搦战,敌若引兵杀来,乘而夺取敌人大寨。已于午夜,遣皇太子、阿古只各率一支兵马,伏在乌古大寨的左右,隐蔽歇息。可没等契丹出兵,敌军已出。

皇太子、阿古只见了,率军杀入了此寨。守兵不足三千,见契丹大军兵分两翼杀来,如神兵天降,守兵弃寨南逃。

阿古只活擒守将浑奴,夺了此寨后,俘获了八百余人。命萧霞率兵守寨,又从后面杀来。

阿保机见敌帅逃走,便督军掩杀,勃鲁恩、纥木、卢文进前军追至漠若岭。

见这大岭险峻,两壁高耸,只有中间一路可行。便勒住了马,报于了阿保机。阿保机闻报,便带韩延徽、皇太子近前观之。但见:

大岭云横一线,绝壁尺高三千。

高路亢道接云端,鸟瞰沙河两岸。

风卷流沙落影,光侵峭岩觉寒。

征人过此惊回鞍,堪叹途长路远。

韩延徽观罢多时,回头问皇太子:“敌寨守兵多少?”太子答:“三千左右。”韩延徽一惊。这时阿古只说:“寨中有一半是无灶空帐。”韩延徽听后更加惊疑。便对阿保机说:“这乌古元帅也懂兵法?”

阿保机闻言便道:“此话怎讲?”韩延徽说:“我军应退兵,前面必有埋伏。”太子问:“你怎知晓?”韩延徽说:“一是败军主动前来搦战,有违常理;二是守寨兵不过三千,寨是行营根本;三是寨中有一半是无灶空帐,定是有人住过,后来走了。有此三疑,不可不察。”阿保机见大军已追出了四十余里,将士们已疲惫,便从其言,遂命退军。

阿保机刚到大寨,萧霞便遣人来献俘。并报说:“擒获大将一人,士卒八百。”阿保机命将士卒押解后营,命侍卫把所俘之将带来。

不一会儿带到,阿保机命亲自审讯。高声怒喝:“你叫什么名字”“浑奴”所俘之将答道。“你想死,还是想活?”浑奴跪地求活。阿保机说:“朕可放了你,你若立功,朕可命你为官。”遂命解缚。又问:“为何寨中有一半是无灶空帐?浑奴答:“是夜间走了。”韩延徽插问:“去哪了?”“不知道.。”阿保机说:“如有欺瞒,立即斩首!”

浑奴慌忙跪地求饶说:“但我知道大军屯粮草之处?”韩延徽问:“在哪?”浑奴说:“在青马坡。”这时韩延徽对阿保机耳语几句。阿保机不再问,命侍卫将其带下安置。

侍卫走后,阿保机屏退左右,独留韩延徽。便说:“你有了何破敌之策?”韩延徽说:“我料敌已伏兵于漠若岭,见我军知其计。必当道扎寨,扼隘固守。等我军粮尽,乘隙攻之。我军可反客为主,向前移寨三十里,当道扎寨,使敌无隙可乘。每天遣正兵去佯攻大岭,暗遣奇兵去袭他粮道。如偷袭成功,一战可敌。”

阿保机闻言大喜。说:“朕明白了,这正是朕当年破库莫奚之策,不想在此重演。”二人计议已定。

阿保机密令皇太子、阿古只二人为将、觌烈为参议,三将出奇兵,偷袭敌粮道。

三将领命,起兵五千,以降将浑奴为向导。遂将前部八百士卒,全换上了被俘乌古士卒的战衣。命士卒打着乌古军的旗号,带足猛火油和引火之物。

三将辞行,阿保机密嘱道:“到达后,俟至午夜进袭。得手后从后岭杀来,我大军在岭前猛攻接应。”三将领密令后,令大军马勒口,人衔枚,偃旗息鼓,乘夜悄悄出营而去。

次日天明,阿保机率军越三沙河,向前移营三十里,安营扎寨。探马来报;“漠若岭上旌旗招展,乌古大军当道扎寨,人马布满了山岭。

阿保机闻报命:“勃鲁恩、纥木、卢文进率兵出战,韩延徽随行,以探虚实。几人得令后,率部向漠若岭杀去。到来岭前,众人看了,倒吸一口冷气,果如探马所言。

勃鲁恩谓卢文进说:“真是陛下鸿福齐天,那天如继续进兵,将全军覆灭,你我无葬身之地。”遂命大军佯攻。顿时两壁,箭如雨下。见夕阳西下,便鸣金收兵。

几日后,阿保机大寨又前移了二十里。并命勃鲁恩、纥木、卢文进率部在岭前下寨。并密嘱勃鲁恩:“见岭上鼓声大作,敌有异动,乘而攻击,速接应皇太子。”勃鲁恩领命,又佯攻数次,两军对峙旬日。

一日拂晓,勃鲁恩在营内。突闻岭上鼓声大作,喊杀声四起,料知皇太子已得手。一面遣人飞马报于中军,一面令击鼓聚将。遂披挂上马,率军出营,冲到了岭前。

勃鲁恩见众将到,手举金龊箭高声喝道:“陛下有令,命大军速攻大岭,接应皇太子。”到了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是皇太子从敌后杀来。众人见了金龊箭,如同契丹王亲来。便分队涌出,不避生死,潮水般地杀了过去。这正是:见金箭不避生死,夺岭关蜂拥而入。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篇:赤峰历史风物:两河的历史(29)(原创)

2018年8月25日·作于沈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云风景:大岭云横一线,绝壁尺高三千。

    高路亢道接云端,鸟瞰沙河两岸。

    风卷流沙落影,光侵峭岩觉寒。

    征人过此惊回鞍,堪叹途长路远。👍👍👍
    木叶山:@云风景 谢谢你的关注!🍒🍒🍒
  • 枯叶蝶X:写的太好了,能否互粉一下
    木叶山:@枯叶蝶X 谢谢!已关注了!🍒🍒🍒

本文标题:赤峰历史风物:两河的历史(2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sw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