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家后辈成长起来几十位清朝官员来看,从打齐永安起,虽然忙着垦荒种地,可有关知识教育下一代从来没有忘记。这就是:齐氏族人信奉“传家万贯,不如教子成才”,正是凭着对子女的严格教育,后人实践着知识改变命运的追求。从1890年到1895年,第四代后人齐忠甲、齐绅甲,第五代后人齐耀琳、齐耀珊,叔侄科甲联第,并获“齐门四进士”之美誉。
据网查资料介绍说:“按时间来说,齐耀珊1890年中进士,也是齐家的第一个进士,之后是齐忠甲、齐绅甲、齐耀琳,齐家六年出了四个进士,在当时轰动一时。”
这个资料有点误差,按照考中进士的时间顺序,第二个应该中进士的是齐绅甲,依次才是齐忠甲、齐耀琳。不管怎么说,齐家六年出了四个进士当然非常荣耀。
为此才有清光绪帝因齐氏魁星满门,特赐予齐氏家族一联三匾。对联是:“丹桂有根偏生书香门第,金黄无种竞长勤俭人家”;三块金匾为“四第同庚”、“桑影绵长”、“家教可风”。
哈哈,有点意思,看到光绪赐予的联:“丹桂有根偏生书香门弟,黄金无种竟长勤俭人家”。想起《梨树县志》人物篇:“齐家四进士”中的“齐老全”常用这个对联鼓励子孙:要求“子女好好读书,正当做人。”如此说来梨树县志编写的东西,有许多还真是听人说的传过来的。而来源是磐石县烟筒山镇承德村的齐家。
原来,在东北的齐家第五代先中的进士,如此激励了第四代叔伯辈的两位兄弟,发奋考取了进士。
不仅如此,齐家还培养出13位知县上以上的清朝官员:其中齐耀瑭曾任辽宁省黑山县长;齐耀珺曾任吉林省财政厅长;齐耀珹曾任天津县知事;齐耀瑄曾创办伊通巡警,补任吉林省知府。晚辈齐长贵设计监修伊通的启文书院,被赏赐“五品功牌”。
网查资料说:齐毓珍先后有两位夫人,育有六子。六子及其后代都非常出色,特别是次子齐尧封(1816—1872),字东垣。生于嘉庆二十一年正月初十,附贡生,诰封光禄大夫。
齐尧封因“屡试不第”回乡里,其兄早逝,便代父为家督事,常规教弟和睦。做事爽快干练,善交朋友。同治初年,他在宅居四周建起土围子防匪,并开垦围场边荒驿马河段。同治四年初,捐巨款建吉林考棚和昌图书院、魁星阁。同治七年,又到三百里外的黄沟河南苕条顶子(今磐石县烟筒山镇承德村)置荒地七十二方方四百五十亩,披荆斩棘,建茅屋三间,开烧锅设店铺。齐尧封夫人徐氏,道光、光绪年间生二子一女,子齐书甲、齐绅甲。
齐尧封这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虽然齐书甲、齐绅甲也因屡试不第,只好来到苕条顶子进行督垦。使得齐尧封这一支在磐石苕条顶子另起门户,不仅种地,还开有烧锅,家业越做越大。但齐尧封和其子侄始终没有忘记耕读古训。虽然齐家这一支在苕条顶子家业兴隆,但齐绅甲在这里不仅垦荒置业,还教授于家。各位子侄在他的督课之下均有长进和成绩,最终玉成“一门四进士、同朝两翰林”佳话。据称,齐氏居官者“清廉为官,秉公施政”,多在属地留有好名声。
今天今磐石县烟筒山镇承德村的村名就源于齐家的商号成德涌烧锅、成德源烧锅,也就是“成”字演化为“承”。
齐尧封长子齐书甲,字贤舫,生于道光二十三年吉林,癝贡生,诰封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岁。原配夫人魏氏,诰封奉政大夫、贡生魏希魁之女,生于道光二十一年,生子四女二。子齐耀琳、齐耀珊、齐耀琦、齐耀珹。
我们看到齐书甲四个儿子当中,有两个名字很熟悉的儿子吧,就是“齐耀琳、齐耀珊”。齐书甲虽然没有考中进士,生下的两个儿子可是为他争了光。先是次子齐耀珊,字照岩(1865-1954)。齐耀珊是齐家第一位考上进士的。就是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进士。齐耀珊先是被授内阁中书,署侍读。而后被外放,先后任湖北宜昌知府,湖北荆宜道、汉黄德道提学使,北洋政府盐务筹备处处长。1914年充任袁世凯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清廷逊位之后,1917年任浙江省省长,1920年调山东省省长,1921年后历任内务总长、农商总长,并一度兼署教育总长等职,1954年病逝于台湾,享年89岁。
网上搜到的齐耀珊照片,借用于此,如侵权告之即删除!
齐耀珊原配妻子刘氏,生一子一女,子齐祖茔。继配妻子朱氏,生二子一女。子齐祖谊(出嗣胞伯父耀琳)、齐祖谅(出嗣三胞叔父齐耀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