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华应龙《规律的规律》

小学数学~~华应龙《规律的规律》

作者: 若茉果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3:46 被阅读0次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总结规律,学生被迫背诵一条又一条的规律,规律的结论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得出规律结论的过程总是很艰难,尤其有较多附加条件的规律,更是不容易被学生总结出来,是教师设计课程时的缺陷,还是教师的引导出现了问题?

        华应龙这节课并不是纯粹的去寻找规律,而是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下,明白规律王国也是有国界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不去思考新事物,又与机器有什么区别?

      寻找题目规律的时候,学生发现规律很难,我总是期待着能有一位学生找出规律,讲给大家听,此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好吧,看似题目就这样解决了!其实正像华老师所举的例子充分说明了(1-1+1-1+1-1……结果可能是0,1,-1,4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省略号的最后一个数字是什么),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规律会发生变化,并不是因为我们之前学习的是错误的,只不过是寻找规律时选择的国界不同,结果就不同,随着我们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会发现规律在不断改变,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调整,不要绝对化。就像每天都会有日出日落,这一定会一成不变吗?这可真不一定。

      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思考,敢于去质疑,发现变化中不变的东西。

      平时在上课时,我也发现,如果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带给你惊喜,这些学生与我们老师有不同的思考角度,答案也很新颖,这也充分说明了这些学生敢于挑战,敢于质疑,中国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剩余的大部分学生或者因为胆子小,或者不愿意思考,便变成了我们教出来的机器人,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做,这不就是我们眼中听话的好孩子吗?可是用心去想一想,我们把学生都培养成了机器人,未来又怎么会有创新,怎么进步?就像做题时,孩子做对了,只能说明他比较听话,如果做错了,我们反倒应该认真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思考的呢?(当然,那些乱写一通的就不值得去这样思考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华应龙《规律的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vb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