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繁花叶茂【伴读营专用】
读《呼兰河传传》:附录《尾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手》

读《呼兰河传传》:附录《尾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手》

作者: 初夏晴雨 | 来源:发表于2025-09-14 20:48 被阅读0次

本文参与【一柳繁花读书成长伴读营】打卡作业,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呼兰河,萧红最思念的就是她的爷爷和小花园。在爷爷的期盼里,她“长大”是“长大”了,却没有“好”,逃出了父亲的家庭,过着流浪的生活。

在附录里,萧红写了好几篇她身边的故事和人物。其中《手》这一章,是萧红笔下极为深刻和震撼的一篇,它通过一个女学生的悲剧,表达了多重深刻的含义,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

主人公王亚明有一双因常年染布而乌黑难洗的手,这双普通的劳动之手,成了她底层出身的烙印,象征着贫穷与卑微。

在学校里,同学不看她的内心与努力,只凭这双手定义、排斥她;校长因她的手“脏”禁止她做操、参加考试,将她排除在上升通道外。学校本是改变命运的地方,却成了阶级壁垒的缩影,揭露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借教育翻身的艰难。

同时,《手》也批判了教育的不平等。教育本应“有教无类”,却成了区分阶级的工具。学校接纳王亚明,却从未真正包容她,无用时便将她与父亲无情赶出,父亲“明年再来”的期盼,不过是渺茫的奢望,尽显教育无法普惠底层的残酷。

王亚明全家节衣缩食供她读书,她忍受冷眼、衣着破旧,仍借着路灯苦读,手冻红肿也不放弃。这份坚韧与渴望,更反衬出人性的冷漠。她的遭遇恰似旧时的“校园霸凌”,只是那时以强欺弱司空见惯,受害者无处说理,而如今我们可借法律维权。

《手》用一个女孩的悲剧,真实映刻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与民众困境,读来令人心碎又深思。

相关文章

  • 读《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散文·初冬》

    第一次读这篇选读的时候,济南的天气已经有了些许凉意,风也开始凶寒了起来,周围充斥着萧瑟的味道。 对于萧红的印象仅仅...

  • 《呼兰河传》-民生的残忍在于因愚昧而看不到残忍

    呼兰河传这本书,一打开读下去就停不下来。 呼兰河的神奇瑰丽的火烧云,呼兰河老是坑人的大坑、呼兰河有爷爷身影后花园、...

  • 【优师优课第六期】英国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丁丽+第六幅+《双值分

    【主题】读和不读《呼兰河传》的优劣分析 【绘制目的】通过双值分析判断是否阅读《呼兰河传》。 【亮点】图文并茂,流畅...

  • 尾声——呼兰河传(萧红)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

  • 萧红:娜拉出走后会怎样

    青春期的时候就读过萧红的《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当时的我敏感自卑,整个文章里面没有读出来她对于温暖和爱永久的憧憬和追...

  • 童年是一首歌

    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萧红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写的童年往事。 20世纪20...

  • 《心力》附录

    8.30共读《心力》附录 《心力》共读已经接近尾声,这篇附录是邓亚萍接受《人物》杂志的采访,在2019年10月刊里...

  • ٩(๑^o^๑)۶每日一画14,15,16

    读《呼兰河传》第一章,冷极了,铺天盖地的寒冷,把地都冻裂了……第二章,寒冷的呼兰河城也有温情和快乐,祖父是爱我的,...

  • 女儿读《呼兰河传》

    女儿十周岁了,学校推荐她们读《呼兰河传》,她读的很认真。 但是她说:“妈妈,我不喜欢《呼兰河传》,不喜欢萧红。”我...

  • 《呼兰河传》

    ~读《呼兰河传》~ 几日来,读完萧红的几近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及几篇短篇小说,悲怆凄凉感油然而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呼兰河传传》:附录《尾声》《永久的憧憬和追求》《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rdz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