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时间:5月12日晚七点
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今晚,新网师的第5次授课开讲了,刘老师,现在的学员们学习了预习资料上王荣生教授的22条课堂要求,结合制造和颗粒,逐一讲述了课堂目标和课堂内容。
虽然刘老师一直结合课例在讲,但因为原来的基础太过薄弱,我听起来还是感觉有点懵。
现结合有点懵的学习,简单梳理一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是教师在课堂上期望学生发生的变化。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目的纲领和通顺是教学改革的起点和第一要素,教学目标不准、不明,其他教学要素就失去了方向和依据,因此,教学目标要明确、集中、连贯。
对于《周亚夫军细柳》这个课例来说,确定的两个教学目标行其实一个目标:学习对比衬托的手法,体会人物形象和人物品质。
但课例的开始部分是对预习检测,积累文言词语,但在教学目标中却没有对文言词语的梳理目标的确定,因此目标和内容之间并不太匹配。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设计的方法,第二个情境设计学生通过镜头剪辑来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与教学目标没有关系。
第4个情景设计指向人物形象,紧扣教学目标,设计较好。
怎样教语文方法而不是教课文内容呢?
例如: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对比衬托的手法,怎样让学生理解对比衬托的手法?怎样教学生学习这样的语文知识呢?
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对比文帝在细柳营和棘门营受到的的不同接待,见到的不同情境,学生就可以理解细柳营的军纪严明,周亚夫的刚正不阿。通过表格支架学生就理解了对比衬托的写法。这就是本文的教学内容。
怎样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学生是行为主体。
其次是要描述实现目标的行为表现,描述学生形成的可以观察测量的具体行为。
接着是行为条件,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达成目标。
最后是行为程度。如果本科的学期学生要有什么样的改变。
教学目标
今晚,讲的知识还有很多,有点绕,也有点烧脑,抽时间慢慢看回放,继续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