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一句话,或者叫一种观念很怀疑——你自己都没做到,为什么要求别人做到?应用到教育孩子领域就是——你都没考上清华北大,凭什么要求孩子考上?应用到夫妻相处当中就是你自己不也是贪玩,凭什么要求对方既要赚钱又要顾家?这些话总是出自于一些育儿专家,两性专家之口,用于缓解家长们的焦虑或者夫妻紧张的关系。乍听下好像没问题,让人不得不喝下这碗鸡汤,还好似找到了打开心结的钥匙,仿佛问题迎刃而解。但细想之下就觉得不对,如果我没做到的事情,对方就可以不做到,那我们是不是在跟对方说你其实只要做到比我更低或一样的标准就可以了。反正我也没考上清华北大,你只要考个一本就可以了。反正我就是贪玩,所以你天天半夜回家我也没资格说你。这样真的是对对方负责吗?亲子或两性关系中我们不是应该希望对方比自己更好吗?互相提醒,互相促进,才能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呀!后来我想了一下,这句话是少了后半句。你都没考上清华北大,凭什么要求孩子考上?所以我要做个更加努力的妈妈,让我的成就配得上我对孩子的期待。你自己不也贪玩,凭什么要求对方即赚钱又要顾家?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更加合理,减少无效社交,让人生各种角色更加平衡,让我的状态影响对方做出改变。我想这才是更加积极的,向上的处理问题的态度吧。
所以,我们需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网上或者周遭的人跟我们说的一些宽慰(鸡汤)的话,话不能只听一半,也不能不分场景。真的好的有效的建议是切实能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好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