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以养德?

何以养德?

作者: 朱家杰 | 来源:发表于2025-07-04 16:09 被阅读0次

在知乎上读到一句话,“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略有感触。

我一直想知道一个人到底该如何养心,并就这一问题问过度娘,得到的答案是让我进行穴位按摸,或进行有氧运动,或吃护心食材如燕麦和深海鱼。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如今我算明白了,养心的关键在于养德。我不禁又追问,那么,何以养德?

然后,耳旁马上响起孔明先生的声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如果这说的是一回事儿,那这个问题算是找到答案了。

拐弯抹角后发现,养生的关键,竟不是花钱去买燕麦和深海鱼,而是要做到一个字:俭。

于是,我向DeepSeek抛出了一个问题,我问:有句话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何理解俭以养德的“俭”字呢?又该如何才能做到“俭”呢?请解释一下。

DeepSeek给出了答案,我认为有些道理,现摘抄分享如下:

一、“俭”字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节约)

“俭”的核心在于克制欲望、珍惜资源、回归本质。它包含三个维度:

1、物质节俭:

反对奢侈浪费:不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物质享受,避免挥霍资源(金钱、物品、食物等)。

珍惜物力:认识到一切资源的来之不易,尊重劳动成果和自然馈赠。

并非吝啬或贫穷: 节俭不是以匮乏为目的,而是以适度、合理为准则。它强调的是“够用就好”,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2、精神/欲望的节制(核心):

克制过度欲望: 这是“俭”更关键的内涵。它要求我们约束内心的贪欲、攀比心、占有欲、享乐欲。不因外界诱惑而迷失,不被物质牵着鼻子走。

专注内在需求: 将注意力从对外部物质的无尽追逐,转向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如学习、思考、修养、人际关系)。

简化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物欲牵扯、信息干扰和社交应酬,让生活更纯粹、更聚焦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3、对资源的敬畏与公平意识:

认识到地球资源有限,个人过度消耗意味着对他人和后代资源的剥夺。“俭”体现了一种可持续的、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公平的潜在关切。

二、“俭”何以“养德”?

“俭”并非目的,而是培养高尚品德(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克制欲望,锤炼意志力: 抵御诱惑、控制物欲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意志力的极大锻炼。强大的意志力是道德自律的基础。

2、减少外物依赖,培养内在定力: 当一个人不被物质欲望所奴役,内心就能更独立、更清明、更有定力。这种定力使人不易被外界浮华迷惑,更能坚持原则。

3、珍惜感恩之心: 节俭让人体会到拥有的不易,从而更容易生起感恩之心(对他人劳动、对自然的感恩)。感恩是重要的道德情感。

4、远离贪婪,涵养清廉: 对物质欲望的节制,能有效防止贪婪的滋生。在资源分配(尤其是掌握权力时)时,更容易做到公正、廉洁。

5、专注精神成长: 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包括金钱),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实践(如学习、助人、思考人生意义)中。

6、培养责任与远见: 节俭体现的是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地球未来的责任感和长远眼光,这是“大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俭”通过克制物欲、珍惜资源、简化生活,为心灵腾出空间,让人得以专注内在修养,锤炼意志,涵养感恩、廉洁、自律、责任等美德。它像一块磨刀石,不断打磨着人的道德品质。

三、如何做到“俭”?(实践指南)

做到“俭”是一个持续修炼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审视需求,区分“需要”与“想要”:

购买前三思: 买东西前问自己:“这是生存或生活真正必需的,还是仅仅是我想要的?”、“没有它我的生活会受到实质性影响吗?”、“我是否已有功能类似的东西?”

延迟满足: 对于非急需的“想要”之物,强制自己等待一段时间(如24小时、一周、一个月),冲动往往过后就消退了。

2、珍惜资源,物尽其用:

爱护物品: 妥善使用和保养已有物品,延长其使用寿命。

减少浪费: 节约水电粮食,践行“光盘行动”,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循环利用: 优先考虑修复、改造、二手利用或捐赠,而非轻易丢弃。

3、简化物质生活:

定期整理/断舍离: 清理闲置物品,认清自己真正需要和珍视的是什么。减少物品持有量本身就是一种俭约。

追求品质而非数量: 在必需品上,在能力范围内购买质量好、耐用的,避免因廉价而频繁更换。

警惕“消费主义陷阱”: 不盲目跟风购物、不因打折促销而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减少被广告和社交媒体制造的“需求”所影响。

4、节制精神/欲望:

管理信息摄入: 减少无意义的信息浏览(如过度刷社交媒体、短视频),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和浮躁。

简化社交: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社交活动,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培养深度兴趣: 用阅读、学习、艺术、运动等需要专注投入的活动来充实内心,替代对物质刺激的追求。

练习知足与感恩: 每天花点时间反思自己拥有的东西(健康、亲情、基本生活保障等),培养满足感和感恩心。

5、财务自律:

记账与预算: 了解自己的收支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强制储蓄: 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量入为出”,避免不必要的借贷消费。

理性投资: 让积累的资金保值增值,但需谨慎,远离投机。

6、将“俭”升华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认识到“俭”是对自身欲望的管理,是对资源的尊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而非被迫的困窘。

将节俭的习惯融入日常,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

在能力范围内适度消费是合理的,但核心是保持清醒和克制,不被物欲主宰。

关键提醒:

“俭”是相对的、动态的: 标准因人而异、因境况而异。富人之俭与穷人之俭不同,但精神内核一致——不挥霍、知节制。

避免极端: “俭”不是苦行、吝啬或忽视基本生活品质。其目的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自由(精神自由)和更长远的福祉。

重在修心: 外在行为的节俭是手段,内在欲望的节制和心灵的清明才是核心目标,最终指向“德”的养成。

总而言之,“俭以养德”中的“俭”,是通向内心清明与道德崇高的桥梁。它教会我们在物质丰盛的时代保持清醒,在欲望丛生的世界中守护本心,最终让生命因克制而更自由,因简单而更丰盈。 践行“俭”,便是为心灵筑起一道堤坝,让泛滥的欲望得以疏导,让品德的种子在宁静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正如老子所言:“俭故能广”——唯有节俭克制,生命才能拥有广阔的精神空间。

通遍只看见两个字,“减”,还有“简”。

如此看来,“俭”似乎可以具体化为两个字,即“减”和“简”。

很明显,“简”是目标,“减”是手段。

简化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物欲牵扯、信息干扰和社交应酬,让生活更纯粹。减少外物依赖,培养内在定力;减少浪费: 节约水电粮食,践行“光盘行动”,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产品。

简化社交: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社交活动,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和事。减少无意义的信息浏览(如过度刷社交媒体、短视频),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和浮躁。刷手机的人,点名了呢!

网上很多鸡汤文字都在提倡做减法,看来是有些道理的。

简婶儿如果读到此文,我很担心她会太得意。

相关文章

  • 《庄子》外篇 天地 :何以养德?

    2021.12.21周二晴D355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498 《庄子》外篇 天地 三 【原文】 尧观乎华...

  • 【缘悟】《尊道重德》

    一阴一阳之謂道 不尊道……何以修德? 不重德……何以确立思想? 无思想……何以指导行动? 无行动……何以实现愿景?...

  • 空海浪花(3则)

    1 《易》曰: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何以载德?曰:厚道载德。 厚道载德,何以载道?曰:厚众载道。 厚众载道,何以载...

  • 《生而为人,何以为家》

    电影《何以为家》里,传递着一种观念:生而不养,何以为父母。而被父母生而不养的孩子,何以为家? 影片根据黎巴嫩男孩赞...

  • 群羊扑虎

    何以养群羊而不饲虎狼。

  • 何以养天年

    这张照片,拍的偶然,却弥足珍贵。 照片上的老人是我的爷爷,今年八十九岁,照片上的宝宝是我的女儿,今年三个半月。他们...

  • 何以为德?

    圣人不以成人殊其志,不因无位异其修,故时诚。 如果说身体如同电脑的硬件设备,那一个人的思维就像软件配置。想运转的快...

  • 养德

    阳春白雪 厚德载福

  • 养德

    德行天下 大德者即大才也!

  • 养德

    我觉得老人言“养生先养德,德高人自寿”,确实很有道理。 老祖宗说养生要先养德,确实生活中那些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的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养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so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