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细节,世上的好多事都是败在了人为上,没有执行力的团队不可能赢。
我自己亲身体会过,一个生意,方向是找对了,进入的时机也恰到好处,资金和人手也够,可偏偏还是做不成。
什么原因呢,管理不行,或者说执行力没管理好。
有不少小公司的老板觉得管理就是那么一回事,招聘员工过来干活就是了,干好了有工资,干不好走人,别的一概不管,反正我只看结果,干好干孬都是员工自己的事。
只有在特别需要员工、需要留他们干活的时候,才去做工作,要么请员工吃饭喝酒,要么给员工谈话讲感情,本质上就是一个“哄”字诀——一到这个时候事情基本就黄了,员工其实很敏感的,你是真心对待,还是形势所迫,他们是可以清楚感受到的。
管理不能偷懒啊,做事从来都是要用心用力的,这上面不能作假。
马云曾经对美团的王兴说自己最强是管理,这是真实不虚的。
企业的发展过程本就是一个管理到位的过程,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肯定是做不成。在浙江商会的年会上,马云就曾指出:
“有的(企业老板)觉得我这个行业做得差不多,我就应该跨界发展。太简单地理解转型,太简单地理解升级,其实真正升级是你自己是否升级。如果你觉得你的战略要调整,你问问看这三件事情有没有调整:第一人调整了没有,第二组织调整了没有,第三KPI调整了没有。”
管理的核心三要素就是这三点,“人”;“组织”;“KPI”。
所以管理出问题几乎都是出在这三个地方。
有的企业要转型升级,但老人还是做老事,就是老板自己脑筋也没转过弯来,人都没转型升级呢,事情又怎么可能做得好?
只有人变了,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聚焦到点子上,组织才会动起来,然后才能真正去推动转型升级。
企业的每个大动作都需要两个能力: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没有这两个能力,一切都是空谈。
什么是组织能力?就是你的人才架构,就是你的职能部门,就是你的资金使用,所谓做事,不就是“人”和“钱”为基础的嘛。
我发现很多企业每年讲我有新战略,但是从来不换人,不调组织,不调KPI,你等于没换。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也许你就能度过。战略是对未来的判断力。战役能力是组织能力。战术是执行力,就是员工素质。
因此马云说,“你要改变你自己,调整自己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KPI,调整自己的financing(资金使用),今天我们埋怨的所有问题,几乎这些问题在你们公司都有,只是,你是否做了这些改革?关键是改变自己。”
而人到位了,钱也到位了,这还不够,因为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怎么去发挥呢?
KPI。
“所有人都讨厌KPI,但是没有KPI是不行的。”人都不喜欢KPI,觉得KPI很讨厌,很有压力,但没有KPI就做不成事。
有些老板说自己也知道KPI啊,他对业务从来都是定下来一个月要完成多少业绩,这不就是KPI吗?
所谓KPI,只有用对地方才会发挥作用。
你的KPI不管用,那是因为你犯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毛病,你光知道给业务定业绩,你可知道他们是怎么去完成业绩的?
是电话拜访,是上门约见,还是网络搜索、展会广告?
KPI不是说只要给员工定个数字就万事大吉的,你要结果,但更要注重过程。
马云说:KPI最忌讳是愚蠢的分法,我们今年做五十亿,你分两亿,他分三亿,这个太粗放。KPI是一个结果,要重视前面的事情,你要知道做好哪几件事情才有结果,KPI在前面的分析极其关键。KPI是从下往上进行讨论,但是从上往下做决定,决定是老板做,KPI设得好不好,决定了一家公司第二年活得好不好。KPI的决定过高,让员工一点信心没有,过低了,你会越做越累。
阿里巴巴合伙人彭蕾曾在湖畔讲课时候说过这个问题,2010年,马云让她去负责支付宝。当时,对支付宝最大的诟病是产品不好用,体验不好。如何把用户体验翻译成KPI来解决?彭蕾就开始思考:
现在我们做电商,看订单量、复购率、成交量等等,就像餐饮看翻台率,都是看用户的活跃度。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当时支付宝用户量已经很大了,只要在淘宝买东西就用支付宝,但我问了团队两个问题:一、如果我们开放来想,淘宝直接接入银联,支付宝还有人用吗?抛开那些外部条件,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二、我们把用户体验转换成接地气的人话,怎么用KPI来衡量用户体验?
经过彭蕾的思考、调查和团队的讨论,她得出一个结论:
就一个数据,支付成功率。这个来解决能用、好用的问题,之外,我们还要解决敢用的问题,“你敢付,我敢赔”。围绕这两个问题,用户敢用、能用和好用,成为支付宝的两个战略目标。所有KPI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我不看总交易量,我就是要看安全感和成功率。这两个问题慢慢解决后,我再看用户活跃度。
彭蕾说,我情愿要每天100人,每天交易100块,也不要一个客户,1天交易1个亿。这是2C和2B的根本区别,是方向问题。我们确定了两个KPI,一是支付成功率80%,二是两亿三次,每年两亿用户每人至少用三次支付宝。
支付宝后来能成长为独角兽蚂蚁金服,彭蕾这个KPI功不可没。
KPI是为战略方向、目标服务的,对方向负责就是对结果负责,管理和组织建设都是跟着这点去变化的。
而KPI意味着奖罚,员工的薪酬、奖金、股票、晋级等等都是根据KPI来进行的。“KPI是一种领导艺术,非常难,千万不能KPI分解,如果明天要完成30亿,你发现所有人都在考虑这30亿从哪儿来,一定出问题了。你要考虑做30亿,大概要做这样几件事情;做这个事情成功,要哪几个人;做那个事情成功,要哪几个人,这样才对。”
其实,对于人性和管理,任正非才是这方面的大行家,华为对KPI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
“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
这句话就是华为KPI的关键了,华为坚持“利益共享”,但强调是“以奋斗者为本”,不让奋斗者吃亏,公司不能形成食利阶层,因为是企业的奋斗精神决定了企业的存续。
如此以来,公司就实现了分层而治,整体保持了组织的活性,让公司可以有进取的姿态去奋斗。
不然,你有人才也用不起来,公司人再多也只是乌合之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