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冥想想到的】326

【从冥想想到的】326

作者: 孙葭湄 | 来源:发表于2023-04-09 07:11 被阅读0次

文/孙葭湄

——

今天看到一位简友的一篇关于冥想的文章,开始我认为冥想就是发呆就是闭目养神,结果在网上查阅后发现其实不然。

——

自古以来一直有闭目养神之说,为此我专门关注了闭目养神。

《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

一、闭目静心

在日常诸事纷扰、头痛脑涨之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和状态,机体阴阳气血通达顺畅,心理平衡,情绪愉悦,头脑清晰,浑身轻松。

二、闭目降气

凡遇愤愤不平或遭受屈辱,于暴躁难捺之时,要理智地控制感情,离开是非之地,闭目思量。同时用自己的双手食指端轻轻压在眼睑上,微微揉摩,至眼珠发热发胀,便觉胸膛闷塞顿开。

三、闭目行悦

在忧郁悲伤、失望空虚、心烦意乱之时,退避静舍,闭目独坐,眼珠上视,神聚头顶,微微仰面昂首,放松思想,尽量默忆、想像能愉悦身心的以往得意欢愉之事,即会觉得心神平衡,悲伤烦乱之情就会逐渐消失。

四、闭目意驰

当事不如意,若有所失、心中烦闷时,闭目抬头,臆想浩渺广阔的天空,你就会精神振作如释重负。或静立于高处,闭目俯视人间万景,定会使人心旷意驰。人身犹如沧海一粟,何堪忧虑,奈何患得患失庸人自扰。至此境界就会精神振作,如释重负。

五、闭目卧思

人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为睁眼思维形式,第二为梦境思维形式,第三即是闭目思维形式。闭目思维是一种临界思维“现象”,即卧而不寐,闭目意想联翩。

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大脑排除了外界的物像干扰,又处于充血充氧状态。如此,可促使大脑细胞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以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六、闭目消食

吃完饭后静坐休息10~30分钟的时间,再去睡午觉、散步或是做别的事情。这对人们肝脏的保养,尤其是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当人们在吃完饭后,尤其是午饭,因为午饭吃得一般都比较多,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而且,有数据能够说明,当身体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30%,如果再行走、运动,血液就又会有一部分流向手足,此时,流入肝脏的血流量就要减少到50%以上。

如果肝脏处在供血量不足的情况之中,它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肝脏的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患有肝病的朋友,建议饭后闭目养神10~30分钟。

七、闭目养气

“人活一口气”,这“气”就是心气儿,是精神状态,是活到100岁的动力。老年人常感到气不够用,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病人,闭目静养以培补元气,是十分必要的。

八、闭目赏乐

你可以常常闭目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和戏曲,或引吭高歌,或弹奏乐器。优美的旋律可增进大脑活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九、闭目解乏

劳逸结合对老年人来说特别重要,当体力劳动累了,或读书看报写字作文疲乏了的时候,不妨闭目静养片刻,这对迅速恢复精力和养生保健都大有益处。

十、闭目释烦

常言道:“眼不见,心不烦。”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意思是说闭上眼睛不但可以养目,而且可以静心。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福气永存。遇到繁杂吵闹的场合、自己不愿看的场面,又不便避开之时,不妨闭目静养,既能洗目清心,闹中取静,消除烦忧,又能偷空养生,何乐而不为?

十一、闭目养阳

古人有曝背之乐,老年人适当的闭目静心晒晒太阳,实为养生一妙法。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克劳瑟发现,如果不是严重高血压症,经常晒太阳就能够降低血压。

当人的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便会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科学家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一组服维生素D,一组接受光疗法。一段时间后,服维生素D片的患者血压没有出现变化,而接受光照的患者血压有明显的降低。

十二、闭目动形

老年朋友们不妨试试,找一处清静之地,双目微闭,全身放松,以尽可能慢的动作打一套太极拳,充分体会缓慢柔韧、圆活连贯的要领,定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十三、闭目强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日渐衰退,常常会遇到要记起某个人、回忆某件事,一时半会儿就是想不起来,抓耳挠腮甚是痛苦。其实此时不妨闭目静养几分钟,待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或许会灵机一现,豁然开朗。

十四、闭目静息

老年人瞌睡少,睡眠欠佳是常有的事。遇到一时睡不着,或半夜醒来再也难以入睡时,千万不要心烦意乱,不妨闭目养神,以静其心。或许不久就能安然入眠,即使不能入睡,静息也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十五、闭目神游

静坐闭目,给想像插上翅膀,飞向野外,观灵山秀水、望天高云淡、攀泰山华山、听飞瀑松声、游长江大海……此时心怡神驰,心灵与天籁之声切切私语,人天合一,会有一种身轻如燕的感觉。

人到老年,不能日行百里,却能神行万里,这种“精神畅游”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

目为人之灵窍,心灵的窗户,传神的灵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闭目可以养生,闭目养神对于中老年人以及终日劳心用脑或长期专一使用目力者,是大有裨益的。

闭目养神时,要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无思无虑,达到入静的境地,才称得上专意保养。有暇之时,闭目养神,持之以恒,定会获益。

哦,我们空余时间不妨多闭目养神吧。

——

那么冥想与打坐有什么区别呢?

1、来源不同:

打坐来源于道教,是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是道教必修的一种养生健身法。

冥想来源于瑜伽,而瑜伽这种运动形式来自于佛教。冥想也是外国单词翻译而来的词语,在英文中冥想指的是禅修。

2、目的不同:

打坐是一种涵养心性、增强意志力很好的途径。

打坐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令人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开增智慧。

冥想是让冥想者通过冥想制服心灵,使人超脱物质欲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握生活。

3、姿势不同:

打坐分为自然盘坐、双盘和单盘。双盘分为金刚坐和如意坐,金刚坐一般是将左脚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脚置于左腿上;如意坐是先将右脚置于左腿上,再将左脚置于右脚上。如果觉得双盘坐有些困难,也可以单盘坐。

而冥想则没有姿势的区分,现代人可以随时随地在安静的地方进行冥想。

——

冥想和发呆区别又是什么呢?

一.冥想需要关照自己,发呆是忘记自己

二.冥想是集中念头,发呆是发散,任由思绪飘荡。

三.冥想需要消耗力气,时间长了其实有点累,是一种思维的锻炼,和身体的锻炼类似;

发呆就是另一种睡觉和做梦,最低能耗。

四.冥想后身体放松,身心愉悦,精力充沛,思维集中;

发呆之后大都比较空虚,疲倦,注意力涣散,和刚睡醒类似。

——

但我总觉得发呆和闭目养神对我比较好,比较轻松,不用一定姿势,没有任何要求,与闭目养神一样。

网上也说:发呆是大脑休息的一个过程,所以可以避免大脑神经持续性紧绷的状态,而在发呆的过程中是可以对大脑起到一定保护效果的,这个时候人的意识活动开始减弱或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因此可以帮助避免由于持续的控制力而带来的大脑紧张状态,这也是一种可以促进大脑舒缓的状态,所以适当发呆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精神调节手段,还可以帮助起到有效提高大脑认知的功效。

相关文章

  • 从冥想到鸣响

    知乎上搜索了关于冥想的益处:补充精力,缓解调试情绪、压力;保持觉察,专注而放松;快速提升自控力等。 冥想是为了减压...

  • 冥想日记:第一天——得救之道

    从想到要做冥想到开始做冥想,花了12个小时,这中间有6个小时事睡眠状态。PS:冥想直播见的对赌资金1000人民币,...

  • 从冥想和写作,想到体重的管理

    冥想和写作,看似两件完全不同的事,但是它们有着相似之处。 写作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当我想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心里未...

  • 冥想和毛姆书袋-20201129生活日记

    晨间冥想关于正念。 如何进行正念生活,这是我从冥想当中学习到的,当我听到这样的冥想,我突然想到自己昨天下午的愤怒,...

  • 遂顺种子打开——咖啡冥想326

    小目标:2月7日——5月7日收入达成九万。给妈妈存七万元。 修行目标:内圣外王的生活、轻松成功、丰盛,拥有氧气般的...

  • 什麼是冥想,冥想到底想什麼

    我坚持冥想大概10年了,冥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冥想,冥想到底是什么都不想还是什么都想,冥想想睡觉怎么办今天一次性...

  • 由冥想到本我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本来打算出去散步,锻炼身体。但是由于腿部不适,所以进行了15分钟冥想练习。总体感觉比以往的冥想练...

  • 由冥想到写作

    看了一篇有关冥想的文章后,突然对写作有了更新的理解。 所谓写作,其实就是一次与生命的对话和链接。写作最高的境界,就...

  • day326 射箭与瑜伽

    day326 今天6:30起,先盘腿练冥想,然后练了5A1B,然后推轮,大休息。 昨晚与朋友一块射箭,发现一件有意...

  • 自律自美第103天

    1.冥想打坐30' 第16天 2,一组呼吸法 第103天 3,108大拜 第24天 4,感恩日记 第326天 5...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冥想想到的】3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x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