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背后是选择,选择的背后是舍得”
听过这句广告词吗?对的,这是一句著名的酒广告词——舍得酒。品酒就像品人,人生需要选择!
我的外祖父母很怀念他们那个年代,冬天,左右隔壁邻居坐在一起掰玉米粒都很开心,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交场景。春节做好的冻米糖可以吃一年,这是他们最好的零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他们没有选择,凡事可以拿到手的,都要想尽办法拥有。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呀!
吃不饱的年代一去不复返,菜市场的菜品挑到眼花,水果摊上的热带水果琳琅满目,一年四季都在供应。吃喝玩乐可以天天不重样,这是一个物质充裕的年代,也是一个选择繁多的年代。我们要的不再是得,而是舍。
层出不穷的影视作品不断吸引我的注意力,快手抖音的短视频消耗我的时间,明星八卦,体育赛事,重大新闻,一件件,一桩桩,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清楚的了解了这个世界。当然,我所消耗的时间也在增长。这是一个时间稀缺的时代!
我想,你也有这种感觉,老的很快,时间不够用!
是的,这个世界太精彩了!精彩到我舍不得睡觉,我要刷到微博最后一条,朋友圈最后一条,快手关注的最后一条。真的好累啊!
一,信息输入方式在改变
原来的输入方式是,别人讲,我听着,新闻联播就是这样。而在信息爆炸年代,用舍得的思维去做,就是,我想要知道什么,就直接上网搜索,变被动为主动,变零散为系统,自己来掌控信息,不让信息来绑架我!
二,人的存在意义在改变
2018年离开我们的名人很多多,各行各界都有熟悉的名人离开。观众们一边在感慨世事无情,一边在追思过去,什么回不去的青春,再也不会有的时代等等。
说金庸走了,人间再也没有江湖了的人。基本上也就没怎么读过金庸小说的人。一个人的思想基本都在他的作品里了,读他的作品,品味作品中的人生道理,这是对作者最好的回馈。老先生在的时候也没见你去香港拜会呀!
人的存在意义涵盖在了他的思想里,而各种艺术形式是这种思想的重要载体,可以穿越时光,今人读来仿佛人未离开。孔子死了两千多年了,你读一读《论语》,就像来到了这位老夫子的音容笑貌一样。人会离开,这是自然规律,到思想的力量会留存,而我们,更要重视的是“思想”。
三,倾听内心的声音
我原来是老好人形象,总觉得要让别人满意。没上学,为了让父母满意,做着让父母高兴的事,上学了,课堂上,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上班了,做小白兔,让领导满意。
我唯一没有做的是听自己的话,都在为别人而活,而反过来,当外界崩塌的时候,没有人会为我来考虑。所以,我过得很糟糕,很累,也没有成就感。
而我内心想要做的,是让自己快乐,而不是过度关注到他人的感受。舍弃别人的态度,多服从一点内心的安排,为自己活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