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要有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
我以此句作为今年的名言,激励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新手,职场新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这学期,不要再哭了。
某事之前,他不知挣了多少个亿,小目标于他而言一定很有成就感。而我,在高一第二学期,真的一滴眼泪没再流过,小目标于我而言,也成功了。
我工作的学校在我们这座城市的郊区,为了方便,上班日住在学校宿舍。上班前,拎着行李走出家门,已经有点糊涂的奶奶叫住我,严肃地说:“上班了,不要哭!”她破天荒的没问我冷不冷,饿不饿,而是就这六个字,令我十分惊讶。我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这一次,奶奶说对了,就像她对我的爱,从不糊涂。
而我,第一学期,哭得一塌糊涂,有时是梨花带雨,有时是狂风骤雨。最夸张的一次,我哭了一整个班会,等下课后才知道,地震了,级别比较小但是有感。不知孩子们是没有感受到地震,还是给我面子。现在想起还有点尴尬,这是哭到了感天动地啊!终于,哭到学生发微信“老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哭哭啼啼的。”这句话,出现在学期末,所以,我给自己定了如上的小目标。
当一个年轻女教师在学生面前哭时,会有以下几种可能:1.集体沉默2.女生跟着一块哭3.第一排迅速递纸4.麻木地看着你5.上述情况的混搭。这些,我统统经历了。读者,你也许会笑话我的怯懦和不专业,换做是我,亦会如此。可谁让我是一个实打实的菜鸟,而且是一个从小立志当老师的傻孩子,若不是太年轻,太投入,怎会流出眼泪呢?流泪是所有新手避免不了的,教师新手也是新手。现在第一年就当班主任的新教师越来越多了,所以,才觉得,有写点什么的必要。
寒假,我认真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会经常哭泣,并且反思了哪些眼泪值得,哪些眼泪没有必要。总结一番发现,眼泪主要流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对班级利益问题的无力感,二是太过在意学生的反馈。比如,因为是普通班,学校突然抽走了班里还不错的任课老师;普通班学生学习组织纪律上的坏习惯更容易相互传染,所以没有强的执行力,十分散漫。
让我耿耿于怀的是这件事:学校红歌赛,我们班一直没有声音、没有士气,而我们班所在的这一层教室距离最远的班级歌声嘹亮,学生们经常上课听到他们的歌声,但是这群小孩居然有人不相信声音可以传那么远,觉得不是最远的班唱的,所以说我是骗子。我得知这件事的那一天,像疯了一样,更何况,说这话的还是我的课代表,我发疯似的在办公室大吼,还打飞了自己的眼镜。这个孩子也被吓住了,上课回班后我立刻趴在办公桌上哭了起来。因为这场红歌赛,班级的队形,服装等等都要班主任自己负责,我一个门外汉已经为他们努力了半个多月……
这次红歌赛我们班不出所料的没有获得名次,那个歌声嘹亮的班级获得了第一。有时,或许是我的年轻急躁,才让事情到了如此境地。因为是多民族地区,高二第一学期,学校组织了民族操比赛,而我手臭的班长抽到了和民族班比,要知道这是二十五分之一的可能性!(24个汉语班,1个民语班)怎么办,又是如临大敌。这一次,我没有急躁,也没有哭泣,一点一点的监督训练,民族同学有着先天优势,我们只能靠排队型,求创新来获得认可。孩子们做得好我会夸赞,做得不好我会说出理由,而不再是哭鼻子让他们都直勾勾的盯着我看。
比赛时,刚一开始,民族班就摆出了一个大造型,班里学生心头一震。无独有偶,音乐放了一半突然停了,好在班里并没有慌乱赶紧自行喊起口号。和上次红歌赛有怨言一样,班里学生觉得我给他们摆了最后的造型多此一举,但是这次我没有哭,没有提前觉得委屈。跳到最后,我们班摆出了比民族班更棒的造型,6位领操的同学从衣服里变出了美丽的玫瑰花!全场掌声响起,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的感谢。我想,就算要流泪,留在这时是不是更好呢?
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但没有孩子是靠泪水养大的。每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就像是闪婚闪抱娃还不带怀孕的神奇母亲,最踌躇满志之时,也是最容易敏感脆弱之时。若要我说,这基础教育的菜鸟第一心得,便是——班主任,不要哭。
网友评论